山坳里的坚守者

2013-06-12 08:36:1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通往吉县东城乡的柏油路,沿着起伏的山丘蜿蜒盘旋。6月清晨的阳光透过路旁的苹果树映入车窗,忽明忽暗。记者所乘的汽车在路边的一个院子前停下,大门上方挂有“东城乡社堤村卫生所”字样的牌子,这就是此行的目的地。

院子里共有4间房,其中一间的门上写着“诊断室”、一间写着“治疗室”。

走进诊断室,这里的主人张志杰正身着白大褂坐在办公桌前写着什么。看到记者到来,他忙起身迎接。落座后,他边收起办公桌上卷角的笔记本边说:“刚才一个村民来看病,我把诊疗情况记下来,作为资料留存。”

记者拿过这本笔记本翻阅,上面详细记录着不同患者前来看病的时间、病情和用药。张志杰说,这样可以方便患者以后看病时查阅。

谈及自己13年的行医经历,今年37岁的张志杰没有太多的感慨,简洁朴实的话语里,充满了对乡村医生这个行业的执著。

2000年,他以自考生的身份从山西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在太原一家医院实习了近一年后,本可以留在这家医院工作的他,毅然决定回到自己的家乡。

“我小时候身体不太好,每次看病都得跑老远的路,我太能体会到生病后长途跋涉去看病的心情了。”他说,实习一结束,他就回到了村里,开始了自己的行医之路。尽管在当时,自己的这一决定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

“无德不行医。”张志杰一直记着上学时老师的谆谆教诲,也一直将其作为服务宗旨。

2009年的一个冬夜,雪花在黑暗中簌簌落下,沉睡的张志杰被突然响起的手机铃声吵醒。接起电话的他,在简单询问病情后,立即拿起医药箱,骑着摩托车闯进了雪的世界。

经过仔细检查后,张志杰判断这位患者可能是脑部出血,便打了一针甘露醇。几分钟后,患者缓缓地睁开了眼睛,而守在一旁的家属也放下了悬着的心。

“甘露醇只是紧急用药。”张志杰说,为了让患者尽快得到治疗,茫茫雪夜中,他帮着将患者送到了县人民医院进行全面治疗。

这样冒雨、冒雪上门治病的事例,在他从医的这些年中,经历了无数次。随着医治病人的增多,加上他做事一丝不苟、对人诚恳热情的性格,赢得了同乡们的尊重。

“村里的人只要身体不舒服就来他这儿,他看病看得好,而且还不贵。”村民张文贤说,她这两天感冒了,张志杰给配了两天的药,总共花了6.8元。同时,她还告诉记者另外一件事:张志杰家本来有近200棵果树,但由于平日里接诊、出诊,没时间打理自家的农活,只好卖掉了100多棵。

闻听此言,张志杰苦笑了一下:“其实,我也想过要放弃。像我这个年龄,上有老下有小,每个月400块钱的公共卫生服务费就算是我的工资了。这么一点钱,咋能养活一家人啊。”然而,每次一产生放弃的念头,他就想到村民得走很远的路才能看病,想起自己经历过的那种痛苦,于是又咬牙坚持了下来。

“差不多社堤村每个家户都存有我的手机号码。”张志杰的脸上露出一丝骄傲,“我的手机从来不关机,只要电话一响要我出诊,我就知道,这就是我的使命、是我的存在价值。”(记者 卞志强)

     

责任编辑:李甲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