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传情赋禅意

2013-07-04 09:43:5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广胜寺位于县城东北的霍山南麓,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风景秀美、景色宜人,且广胜寺是我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AA级国家重点旅游景区,也是一座建筑规模宏大、历史悠久、香火鼎盛的佛教圣地,尤其是飞虹塔、赵城金藏、霍泉山神庙、分水亭、好汉宫等都在海内外闻名遐迩。近年来随着广胜寺书画院的成立和良好运作,广胜寺书画院业务院长许天拽和他绘制的广胜寺景观图在画坛上也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片纸展现天下意,一笔可通古今情”,许天拽对翰墨丹青情有独钟由来已久,早年曾任马牧师范美术教师,之前在临汾师范美术专科班师从书画界享有声誉的陶福尔、张德录、朱同等名家,是这些大师的言传身教给他后来的绘画注入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艺术源泉。

许天拽,现为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临汾市诗书画院常务理事,临汾市美协书协会员,洪洞县美协书协副主席,大槐树书画院副院长,广胜寺书画院业务院长。他在绘画方面主要以山水、水粉画、油画、花鸟、人物为主,书法方面主要以行书、草书为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并获奖,部分作品被相关单位和重要领导收藏。国画《太行雄风》参加全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书画展并获奖;国画《山静鸟谈天》参加山西省花鸟画展并获优秀奖;国画《春风又绿江南岸》参加省美协平遥书画展并获优秀奖;国画《藤儿连着瓜》参加香港世界华人康氏文化研究会书画展获奖并被收藏;国画《又是一年春草绿》被中国收藏家协会收藏;给江苏长江三角书画廊签约每年向该处绘制120幅书画精品,画种为中国画北方山水、花鸟画,形式为扇形、镜片、斗方等。“观五岳而知众山小,见百川成于大海归”,他多年虚心学习,认真实践,吸取各派绘画之专长,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艺术创作之路。

处于对广胜寺的神往和崇拜,从儿时起,许天拽几乎每年都跟伙伴儿们到广胜寺瞻仰拜佛,逛三月十八的盛大庙会,参加工作之后也经常来这里观光旅游,尤其近年来康德安先生联络全国各地不同流派的书画家注册成立了广胜寺书画院以后,聘任许天拽担任书画院业务院长,于是经常与广胜寺的申田虎、韩华民、马润虎、刘志杰等书画同仁在商榷书画技巧之时,更是在飞虹塔下感悟佛学的博大精深,经常会看到他们坐在霍泉景区绿色的柳阴里,看着清澈透底的泉水,听着潺潺的流水声,呼吸着来自泉水的清香爽气,颇有点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气洋洋者矣,广胜寺景观图一事渐渐地在这种氛围中诞生了,最后由大家推荐商定,许天拽接受了该图的创作任务。由于大伙儿对广胜寺的传说和人文地理研究多年知之甚详,许天拽作为一名美术工作者,也很想用笔墨把广胜寺的胜景用心画出来,所以很快就定出以写实为主的创作思路和主线。心与佛相通,每日观察绘稿,查阅资料,调配颜色,全身每一个细胞都在思索佛法玄机之妙与笔墨色彩的结合之处,夕阳下、月色里、晨光中,都留下许天拽先生在广胜寺山水之间探寻捕捉灵光的足迹。

广胜寺景观图的绘制过程中,从地理位置、建筑格局方面都坚持以实景写意。据传说,广胜寺的山脉走形是一尊卧佛,头在北,足在南,而飞虹塔则是佛爷之灵根。他创作时的角度由西向东取景,重点突出刻划和展现广胜寺的上寺、下寺、霍泉、九龙壁、水神庙、好汉宫、分水亭系列主景。为使以广胜寺为主景的画面更加丰富,他又把整幅画面拓宽到霍山山脉在洪洞的景区,霍山南端画出了“食姑姑庙”的传说,即指建筑广胜寺时“食姑姑”一人为建筑工匠们做饭的美丽传说,由北则画出了与广胜寺邻近的地藏寺、文殊院,再由此延伸画出了北端的红崖寺、兴唐寺,这样的话洪洞境内霍山上的文物建筑则一览无遗。

广胜寺景观图绘制成功后,为了使作品增色,又请本地书法家李新民撰文并书写了题为《广大与天,名胜于世》的长篇说明,图与文结合到一块珠联璧合,由西安印刷厂印制,印刷品作为旅游纪念品在广胜寺、地藏寺、红崖寺等处向游客馈赠,原作现存广胜寺书画院为镇院之宝,广胜寺景观图的问世,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尤深受广胜寺主持常藏大师的赞扬和高度评价,画法采用兼工带写的中国传统画法,突出表现古老建筑和寺庙群,进一步加深和渲染了霍山上广胜寺这座古老佛教圣地的神秘色彩。(张天鸣 文/图)

     

责任编辑:李甲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