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元忠给老师们上教研课
距离蒲县县城30公里的乔家湾乡后堡村,坐落着一座美丽的农村寄宿制小学——后堡小学。在这所学校的300多名学生中,三分之二是住校生,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6周岁。与这些学生同吃同住的还有校长冯元忠。
每天早上6点准时起床,安排学生们出早操;中午和食堂的大师傅一起,给孩子们发放饭菜;晚上8点半等学生们熄灯睡觉后,还要挨着宿舍查寝……这是冯元忠每天雷打不动的作息时间表。从2009年2月任职起,他就和同在学校工作的妻子张丽琴搬进了窄小的宿舍,一住就是5年。“家长把孩子托付给我,既是对我的信任,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冯元忠坦言,“我不想让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誓言几乎是从他刚入校门起就默默定下了。
时年29岁的冯元忠主动放弃轻松的教办工作,满怀热情地来到后堡小学担任校长,可刚一进门,眼前的场景却让他傻眼了。学校暖气冻坏,水管漏水,教室里一半的电灯不亮,紧邻学校的村委办公楼正在修建,校园内堆放着大量的建筑垃圾。还有3天就要开学,他没有一声抱怨,挽起袖子就开始收拾,请人对水、电、暖进行全面维修,开来自家卡车将垃圾全部清除,和木工一起对全校的桌椅板凳进行维护,自掏腰包粉刷校舍……用崭新环境迎来了学生的到来。
2011年,新的教学楼建成以后,冯元忠又一次守在学校,亲自规划监督了学校水、电、暖的安装,让学生们享受到了明亮、舒适的学习环境。随后,他多次参观县鸿桥中学、实验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进行艺术化、人文化的设计和改造,在校园两侧种上了两排垂柳、块块草坪,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教学楼面设置“三风一训”大字,校园文化展示栏全部由学生一手操办;教室、宿舍、餐厅、水房等各个角落张贴、悬挂横幅、名人名言、绘画作品,让学校处处溢满笔墨书香。今年50岁的老教师刘建英说:“冯校长把学校当成了家,这里的一花一草都饱含着他的心血。”
冯元忠性格随和,善于和孩子们打交道,能叫出全校一半以上学生的名字,对于贫困学生,他倾注了更多关爱。四年级住校学生郭燕子在出生9个半月时,父亲就在一次车祸中不幸去世,母亲出走,全靠年迈的爷爷奶奶带大,冯元忠得知郭燕子的家庭状况后,主动把郭燕子纳入贫困生补助体系,每年为她发放1000元贫困补助,并把燕子的生活费从140元降到100元。郭燕子的奶奶因抓药看病,无法及时交纳生活费,冯元忠就悄悄给垫上。学生乔石石曾因家庭条件困难,几次逃学,冯元忠隔三差五地家访、苦口婆心地说服教育、四处奔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今年6月份,当乔石石以优异成绩考入乔家湾中学时,红着眼睛说,“多亏了冯校长,否则我早就辍学了。”
农村学校师资匮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节省开支,有什么脏活累活,冯元忠总是抢先干,能自己修好的,绝不“舍得”花钱请人,因为什么事情都亲历亲为,冯元忠得了个“校工”的称号。
可是冯元忠却舍得在老师和学生身上“花钱”。他从紧凑的经费中挤出了2万元经费,给学校安上了水处理设备,让全校学生喝上健康的矿泉水,属全县首例;安排两名一线教师骨干参加了顶岗置换长期学习,组织10余名一线教师分别奔赴天津、太原、西安参加各种短期培训、听课活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今年5月,他为全校12名一线老师,每人出资500元,安排他们赴临汾参加“魏书生教育思想研讨会”,是全县参加教师最多的学校。
最让外界津津乐道的是,后堡小学每个学生不仅早早形成了自立能力,而且各个“身怀绝技”。乔家湾是历史悠久的文化之乡,为传承乡村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怀,冯元忠把威风锣鼓、欢庆腰鼓打造为校园特色文化,几乎每个孩子都能“露一手”。2010年12月,后堡小学的腰鼓表演一“敲”惊人,荣获了全县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特色节目奖,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县、乡社火表演、全县中小学生文艺汇演中不断涌现出后堡小学生的身影,并屡屡获奖。
“咚咚……”的鼓声,“哐哐……”的锣声,不仅敲出了学校的活力,也为全县锣鼓文化事业的发展培养出后备力量。2012年,冯元忠更是把广场舞引入学校,在他的带领下全校329名师生齐上阵,连厨房大师傅都上了“一线”,一时间“最炫民族风”响彻乔家湾乡上空,在全乡掀起了一阵广场舞热潮。“我们没有专职音美教师,孩子们学的这些舞蹈,都是老师在电脑上学会再交给他们。开学以后我们准备教学生们排练‘小苹果’”。冯元忠“舞”劲儿十足。每当大课间时间,学生们或者敲锣打鼓,或者奔跑跳跃,或者集体起舞,经常引得过往行人驻足观看。“不仅要让孩子们有科学家的头脑,还要有艺术家的气质,运动员的体魄。”这正是冯元忠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的最好体现。
辛勤的付出获得了可喜的回报。5年里,后堡小学教师由当初的9人增加到20人,教师全部拥有专科以上学历,学生人数也逐年上升,由当时的185人增加到309人,还办起了幼儿园。学校多次被县上作为示范学校进行推广,连续四年,被县、乡政府评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接连收获“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特色节目奖”“教学工作先进单位”“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优秀奖”“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
如今,很多外乡的村民慕名把孩子送到后堡小学,一些原来把孩子送到市里读书的家长,又重新把孩子送回学校。他们说:“把孩子交给冯校长管,我们很放心!”对于此,冯元忠并不满足,他说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教育差距仍然很大,要让农村娃真正走出山村,他的任务还很重。 张鹏 宜文静 文/图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