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区花果街南口新增了一个烧饼摊。每天早晨6时许,酷似大水桶,木质原色的炉子前便会有个小伙子准时出现,他就是烧饼摊的主人。这个80后男孩名叫郭硕海,临汾人,2011年走出大学校园后,他做过销售、送过快递,现如今转行卖起了烧饼。
郭硕海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在这个不足5平米的店铺里演绎着和面、称重、擀皮、烘焙等一系列流利的动作,他做的烧饼更是深受市民喜爱。
不过,令人不解的是,作为一名大学生,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为何偏偏选择了支摊卖烧饼?“为别人打工赚的钱太少,我要为自己工作。”读大学期间,郭硕海常常利用闲暇时间从事发传单、促销商品、端盘子等兼职工作。毕业以后,他做过淘宝销售,送过快递,3个月挣了近10000元,可就在业绩蒸蒸日上的时候,他却辞职了。“当时,我手中正好有了一些积蓄,用这笔钱投资一个门槛低、成本少的创业项目成了我最迫切的愿望。”就这样,他开始到处寻觅合适的创业项目。
“早在上学的时候,我便开始留意各种小店。那时候校门口有一家烧饼店的生意相当不错,总会有人排队购买,我也特地带回来给亲戚们尝过,大家都说味道很特别。
当有了创业的念头之后,我对加盟费、加盟流程做了详细了解,便正式定下了创业项目——卖烧饼。”家里人知道他的这一想法后,没有一个人表示支持,然而质疑声并没有击退他的创业激情。今年8月份的一个晚上,他买了一张凌晨两点多的火车票,偷偷前往了湖南总公司。在湖南学习了一个星期以后,紧接着便来到母校门口的烧饼店,实地取经。
“店铺加盟费18880元,铺面租金10000元,再加上面、油等一些其他费用,不仅毕业以后的全部积蓄都被用光了,还欠下了不少外债。然而,真正的难题还在创业之后。创业总是看起来风光,背后却充满艰辛。做这种烧饼需要先把擀好的面片贴到炉子的内壁上,开始营业的第一个星期,由于缺乏经验,掌握不了火候。火大了,饼容易焦,火小了,饼熟不了,若是配料不成比例,饼还会掉到炉子里。看着别人做烧饼那么麻利,从来没想过真正上手之后,会这么辛苦。
自打开业以来,比郭硕海起得更早的人就是妈妈郭进荣,她说:“尽管生气,尽管反对,但是毕竟是自己儿子,我不可能放着不管。”
郭硕海外出学习的那段日子,正是三伏天最热的时候。“我印象特别深刻,那时候湖南基本上天天都会发布高温预警,气温基本上总是在40℃左右。在学习制作烧饼的时候,他总得对着炉子,那么热的天气非常容易中暑……我总归是拗不过他,现在既然已经支起了摊子,能帮一点是一点。看着儿子每天辛苦,我心里也不是滋味。”郭硕海坚持着自己的选择,看着一个月还算满意的收入,全家人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记者 王隰斌 弓佩玉)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