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人乔月顺为姑姑立碑

2014-11-26 19:51:2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给自己的曾祖父、祖父、伯伯立碑,在一般人看来可能无可厚非,毕竟还算是一个家族的分内之事,但如果这个人还给自己的外祖父、外祖母立碑,可能就让人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然而,洪洞辛村乡南洪段村这样一个怪人,在为曾祖父、祖父、外祖父、外祖母立碑后,并未就此收手,紧接着又为自己的姑姑立碑。他的这一系列怪异行为确实让很多人闻所未闻,也因此在周边乡村百姓间广为流传。11月24日,记者见到了这位为长辈立碑的怪人乔月顺。

乔月顺,今年72岁,曾经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2006年的时候,遵照父亲的遗愿,我开始准备为家族立碑一事。”回忆起8年前自己着手准备为家族立碑一事,乔月顺说,祖父去世多年,父 亲原本想在有生之年为老人立碑,但由于种种原因终究没能完成。“父亲去世的时候,希望我能为家族立碑。”乔月顺告诉记者,刚开始准备立碑的时候,想的就是完成父亲的遗愿,对已逝的先人们有个交代,由于当时他的伯伯也已经去世,所以就主动承担起了这件事。在整理家族家谱的时候,乔月顺对自己的曾祖父、祖父、父亲及几个兄弟的生平有了一些了解,后来经过与几个叔伯弟兄的努力,碑如期刻好了,乔月顺还题写了一副对联刻于墓碑之上。

刻好碑后,乔月顺和堂兄弟们将在外工作的孩子们召集回家,举行了隆重的立碑仪式。“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过了一年多的时间,老乔又来找我刻碑。”洪洞县龙马乡南邰村的董李虎凭借着高超的刻碑技艺,在周边乡镇享有不错的口碑,也正因为如此,乔月顺请他为自己的家族刻碑。董李虎回忆说:一年后,乔月顺再次登门拜访,并说自己还要为外祖父、外祖母立碑。给爷爷立碑,理由尚且可以服人,但给姥姥姥爷立碑,就让人难以捉摸了。”有着10多年刻碑经验的董李虎,原本不想接这单活儿,他试着说服老乔非但没有任何成效,还被老乔的真诚和坚持所感动,最终将这件事答应了下来。

“舅舅去世得早,作为外孙,我立这个碑应该也算名正言顺吧。”如今回想起为外祖父、外祖母立碑的事,乔月顺显得很平静,他说由于舅舅去世得早,没能给老人立碑,而自己现在有时间、有精力,没有理由置之不理,更何况,如果母亲在世,也会同意他这么做。就这样在众人的质疑中,乔月顺将刻好的墓碑竖立在外祖父、外祖母的坟头,也算是替父母尽了一片孝心。

谁曾想,为外祖父、外祖母立碑后的乔月顺仿佛着了魔一般,三番五次前往董李虎家,央求对方再为自己的姑姑刻碑。“给姑姑立碑,难免会遭到很多人的非议,认为你的手伸得太长。”乔月顺为姑姑刻碑的想法在董李虎看来有些不切实际,特别是在洪洞农村,他的这一做法肯定会有人觉得这是多管闲事,但乔月顺一再声称自己已经下了决心,无论如何都会把这块碑刻好。如果说给外祖父、外祖母刻碑,让董李虎记住了乔月顺这个人,为姑姑立碑,则让他敬佩这个别人眼中的怪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孝子。

“虽然老伴和孩子们并没有当面反对我的这一做法,但我能够感受得到。”乔月顺笑着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在家里的威信还算高,即使家里人有些不同的意见,大家也都不会反驳,但这件事还是能感到与家人们产生了一些隔阂。“我召集全家人开了个会,从中华传统美德入手,跟他们讲家族的发展史,讲先辈们的优良传统,讲述孝行在家庭和社会的积极意义。”乔月顺多年炼就的口才终于派上了用场,经过与老伴和 孩子们的沟通,家人终于全票通过。

“我原本就是民办教员,多亏党的政策,我才名正言顺地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如今每个月还有2000元的退休工资。”回想起曾经刻碑的点点滴滴,乔月顺坦言,从2006年自己开始为长辈们立碑至今,已经先后刻了10块之多,总共花费也超过了六七千元。

面对这些支出,他淡然一笑:孩子们早已成家立业,儿子子承父业,成了一名教师;女儿如今在北京一家知名大型医院工作。孩子们都很孝顺,这些可能和先辈们的庇护不无关系。”8年时间里,乔月顺对家族的发展有了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正开始着手研究乔氏家谱。

“人老了总要找个事情做。”乔月顺笑着说,经过前期准备,家谱修订工作已经被提上日程。乔月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后代们传承家族血脉,铭记家族兴衰。

记者 王隰斌 卢凯

     

责任编辑:席沛钊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