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因公殉职的侯马市张村办事处干部李文胜

2014-12-30 09:03:5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李娜等几个大学生“村官”,每次来到侯马市张村办事处大院,都要习惯性地向东看一眼,希望能在那个车位上,看到那辆熟悉的白色的QQ车。但车位上是空的。他们突然清醒过来:那辆车不会再停在那儿了!李娜等人的眼睛又有些湿润了。

那辆车的主人名字叫李文胜,是张村办事处党委组宣委员。几天前,他突发疾病倒在了工作的路途中,永远地离开了……

“文胜是干工作累倒的!”

大李村党支部书记李军胜、褚村党支部书记刘仁夑等十几位村干部这样评价李文胜的去世。办事处的干部们也一致同意他们的说法。

李文胜,1966年10月出生,1983年10月参军入伍,1986年11月入党;1988年11月复员转业到侯马平阳机械厂工作;1996年7月调往侯北街道办事处,历任科员、武装部副部长、工会主席。2001年4月,调往张村街道办事处,先后任纪检副书记、党办主任、组宣委员,承担着纪检、党建、信访、包村等多项工作。

10多年来,全办事处10个行政村,每一个角角落落、田埂小道,处处都留下了他沾满泥土的脚印。

“他的事儿太多了,都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回想起来都让人忘不了!”面对笔者的采访,与李文胜朝夕相处的同事、办事处党委书记白爱华、主任郝小强和干部郝红宇、刘红文、李伟等人,都还没有从悲伤中恢复过来。

平日里,他们都能看到李文胜总有干不完的活儿,自己分管的、不分管的,自己包的村子、不包的村子,只要是群众需要的、同志们需要帮忙的,他都当做是自己份内的任务,一丝不苟地去做好。

几个年轻干部回忆:每天早早来上班,都能看到李文胜比他们来的更早,扫地,倒垃圾,打开水,不把活儿推给年轻人;每次加班到深夜,活儿干的差不多了,他都要让年轻人先回家,自己完成扫尾,整理好材料,最后离开;和他一起进城,或是下农村,他都要开上自己心爱的QQ车,招呼他们先坐上,自己当司机开车……

李文胜是大李村包村干部,他至少每周去一次村里,和村干部、群众坐一坐,了解工作,解决困难。遇到特殊情况,就干脆住在大李村。

2008年,因为受到非法基金会的诈骗,20多位农村老太太到省城上访。李文胜亲赴太原,像对待亲人一样把老人们接上车,端茶倒水,买晕车药,一路照顾着回到村里。随后又逐个登门拜访,了解实情、登记情况,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了问题。

2009年冬季的一个深夜,已经入睡的李文 胜接到电话,说发现有人在大李村边盗伐树木。他立即起床,开车赶到现场,制止了盗伐行为,并组织村干部和群众把盗伐者带到办事处处理。这时已经是凌晨4点多。

2013年2月,洪洞甘亭水库溃坝,汾河沿线汛情紧急,为了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李文胜就住在大李村,白天黑夜动员组织村民疏散,7天7夜没有回家。群众全部安置到侯马职专,他又赶到安置点,查点村民的生活保障……“我们都喜欢和李书记一起工作,他也喜欢我们年轻人,说是和我们在一起感到自己也年轻……”

大家感觉,李文胜就是一头敬业而可亲的老黄牛。

李文胜去世的消息传来,多年前一起在部队服役的老战友们、一起工作过的平阳重工的工友们、原侯北办事处的同事们都震惊了。他们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

梁国纯是李文胜在某部通讯营的一名老战友。他记得,他们是1983年入伍,李文胜因表现突出,成了他们的班长。有的新战士想家了,有的训练和生活遇到困难,他一一耐心地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一位战士的衣服在训练中裂了一个大口子,李文胜帮他一针一线地缝好,并对他说:“离开父母,这些事情要 学会,才能照顾好自己。”他带着他们勤奋学习、刻苦锻炼,连续3年在部队大比武中都拿到了大奖。

“前一段时间,南方的几位老战友来看望我们,大家在永济团聚,就差他一个人——李文胜说正忙着农村换届选举。他在电话里告诉我,说忙完了就赶过来看我们。但谁知道,就再也见不到老班长了……”

老战友宁尚毅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曾经和李文胜在一个分厂工作的平阳重工职工陈刚回忆说,李文胜的父亲是部队驻厂军代处干部,母亲是企业老计划员,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他养成了公正、负责、勤恳、善良的好品德。

老工友付永太说,李文胜爱学习、善钻研,进厂一年,就成为一名技术能手。因为出类拔萃,又能吃苦耐劳,所以被分厂领导看中招致麾下。

陈刚记得很清楚,那是1994年,分厂接到一项紧急任务。一天,大家正在加班突击生产,忽然感觉车间、操作台一阵晃动。“地震了!”反应过来的人们拥挤着跑出车间。此时,只有李文胜一个人,冷静地跑向电闸拉断电源,迅速处理好应有的安全程序才跑出去。陈刚说:“要是地震车间坍塌,不切断电源就可能引起火灾!文胜在危急关头还能想着企业安全。”

他回忆说,在那次突击任务中,李文胜坚守生产9天9夜没回家。任务完成后,分厂受到了表彰。陈刚在上报获奖名单时,因粗心落下了一位工友的名字。但发奖时,那位工友也领到了奖金。多年以后,李文胜已经调离了企业,陈刚他们在财务审计时从账上发现,当时是李文胜默默地把自己的奖金分给了那位工友。

赵兵是李文胜在侯北办事处工作时的一位同事。当时,他从机关干部调整成为自负盈亏的三产单位职员,情绪很是失落。李文胜经常找他谈心,给他讲改革的形势,讲自主创业的前景,帮他解开心结。他俩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隔一段时间就要聚一聚。节假日空闲时间,李文胜常把两家人叫到一起吃饭,给孩子们讲孝敬老人、善待邻里、做人处事的道理……

“8月份以来,很长时间没见到李大哥,我几次约他,他总是说工作太忙。前几天他打来电话,说换届就要完成了,约好下周聚一聚。可万万没想到,那成了最后一次听他的声音!”

赵兵满眼泪水,不得不缓和一下情绪,“那天,我妻子正在外地,电话里听我说李大哥走了,也惊呆了,放下手中的事情立即赶回来。她说,无论如何也要送李大哥最后一程……”

他早已泣不成声。

在许多人看来,如果李文胜稍稍重视一下自己的病,悲剧是不应该发生的。但是,他工作太忙了,没时间重视自己。

从10月24日全市农村“两委”换届动员会召开到12月5日,一个半月中,李文胜周末从未休息过。他是党委组宣委员,每个村成立选举委员会、推荐党支部委员、党支部选举大会、村委会选举大会,他都亲自到现场组织安排。他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加班,一遍遍地审查材料,修定选举办法、印制选票、撰写材料、处理信访矛盾,直至深夜才回家。次日凌晨又早早投入繁重的工作之中。

11月25日上午,正在忙碌的李文胜忽然感觉颈椎疼痛,左臂发麻。大家纷纷劝说让他去医院检查。李文胜说:“没事,晚上睡一觉就好了”。中午在单位食堂吃过饭后他顾不上休息,带上材料赶往北坞村。接下来一直到月底,李文胜依然每天5点多起床,开车去同事家陆续接上三个同事,顾不上吃早饭就直接去村里,一直忙到天黑。

12月2日,太秦村选举村委会前一天。晚上,为了防止竞选人非法串联贿选,已忙了一天的李文胜,又在零下10多度的寒夜里,坚持在村里巡逻,凌晨1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12月3日早上,李文胜在太秦村选举现场很少说话。他的爱人急匆匆地赶到了。她掏出一瓶“救心丸”,说:“老李昨天晚上念叨胸口不舒服,一夜没睡着。早上出来又忘了拿药。”大家才发现他脸色很差,都劝他快去医院检查。但他还是坚持到选举结束。

12月5日上午,太秦村党支部选举。前一夜李文胜又是疼痛至醒。一大早,爱人“押”着他去医院做检查。接到他请假的电话,副主任刘红文告诉他:“你好好去看病,不要牵挂选举,我们几个都在盯着呢。”出人意料,9点整,刚在医院做完检查的李文胜,又开着QQ车赶到了太秦村,还一连声地道歉:“我来晚了,来晚了!”

选举一直到12点多结束。群众留他吃午饭,但他惦记着大李村即将于8日举行的村委会选举,便婉拒了大家的邀请,驱车赶往大李村。

下午,大李村支部,满屋子的人把李文胜围得紧紧的:“李主任,这个选举办法你再帮我们审审。”“李主任,这份材料你看有没有问题?”同行的干部担心他的身体,对大家说:“李主任最近身体不舒服,让他休息一会儿吧。”但李文胜始终乐呵呵地说着:“不要紧。来,我看看材料……”

5点半,天色暗了下来。李文胜终于忙完手头的工作,一个人开车驶向大南庄村方向,去检查该村的选举筹备……

6点多了,大南庄村的干部们等着李文胜来指导工作。打他电话一直没人接听,又打电话向大李村干部询问,回答说:“文胜早赶去大南庄了。”

晚上9点多,还是不见李文胜的身影。大家焦急起来,出去沿路寻找。终于看到了那辆熟悉的QQ车停在半路。但车上的李文胜,却已经永远地离开了,累倒在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的路上。

他走了,走的太急了,留下了许多永远的遗憾:

10个村的换届选举就要结束了,一直牵挂这项工作的他,没有看到最后的成功;

他包的大李村的干部群众,一直想在他闲暇的时候,请他吃顿农家饭,但没有机会了;

今年端午节那天,他因为工作忙没时间陪的老母亲过节。他计划闲下来好好陪陪母亲,但来不及了;

儿子今年考上了大学,他一直没时间陪儿子聊聊天,谈谈孩子的未来。直到开学当天,在妻子的屡屡催促下,他才不得不请假,急匆匆把孩子送到学校。儿子想放寒假回来给爸爸汇报大学生活,但他听不到了;多年来,照顾老母亲、教育孩子、操持家务,全靠妻子一人支撑。他没有时间陪妻子逛一次街,买一件衣服。他想补偿补偿妻子,但也做不到了……

他英年早逝,大家担心他70多岁老母亲能否承受这个打击。还好,老人很坚强,默默地注视着躺在医院太平间的儿子,许久,许久。忽然,老人走到儿子跟前,轻轻说了一句:儿子,让妈再亲亲你吧!说着,弯下腰在儿子脸颊上亲了一下。

周围的人纷纷流下了热泪……

通讯员 秦明忠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