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好青年强战东的致富经

2015-07-17 11:17:1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生态养殖惠乡邻

——记乡村致富好青年强战东

    临汾新闻网讯 “一个人富不算富,让大家都致富,那才是高兴的事。”这是强战东心底最朴素的想法。在吉县,35岁的强战东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业走上致富路,但他不忘乡邻,主动积极帮助他人脱贫致富,受到当地群众的称赞,他本人因此被评为山西省“乡村致富好青年”。

    强战东是吉县中垛乡中垛村村民,高中毕业后,他便独自一人到太原打拼。起初在一家摩托车经销部当推销员,由于他好学上进、表现出色,因而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经验。

    2000年,强战东回到老家自己做起了摩托车经销,收获了创业后的第一桶金。强战东在经销摩托车的同时,看到了吉县发展苹果产业的机遇,便承包了20亩果园,3600亩生态林地,搞起了多种经营。在生产实践中,他发现吉县苹果品质逐年下降,便多方请教专家,找到其中的症结:有机肥匮乏。而这一现象在吉县相当普遍,已制约到苹果产业的发展。

    强战东寻觅到商机,萌发了探索生态种养的现代农业模式。2009年,他多方筹资800万元,成立了集养殖、果园、生态林建设为一体的生态循环型综合性养殖企业吉县天丰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开始了养猪事业,探索出了一个“畜——沼——果(林)”循环经济模式。

    强战东通过调查发现,当前生猪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发展较快,但很大一部分养殖场建设不够规范,只有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才是做大、做强生猪优势产业的战略举措。

    有了新的目标,强战东对公司进行了新的设计,新建了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圈舍面积由原来的3000平方米增加到11700平方米,母猪存栏达825头,商品猪存栏保持在5000头以上,年出栏商品猪8500头以上,年经济效益达200余万元。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培训乡镇青年5批共320人,同时可为周边果农提供有机肥近万吨,有力地促进了当地苹果产业的提质升级,带动了中垛乡乃至全县的生态养殖业快速发展。

    头脑精明的强战东致富了,但他没有忘记家乡人。他以自己的养殖场为阵地,将生猪养殖技术和经验无偿传授给村民们,并积极扶助农村困难户养殖良种瘦肉型猪。

    在强战东的带领下,中垛乡很多农户都开展了生猪养殖业。中垛乡的小型规模养猪户有了迅猛发展,成为小群体、大规模养猪的典型乡镇,带动了周边村民走上养猪致富的道路。

    对于个别特困户,强战东不但传授种养技术,还把猪苗赊给他们。吉县中垛乡中垛村村民强连成,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为了帮助强连成,强战东一方面送去资金和猪苗,一方面手把手地向他传授养猪方面的知识。经过两年的努力,强连成不但摆脱了贫困,而且还发展了一个小型养猪场,年产值10余万元。

    村民强学忠原本饲养的是土种母猪,一年下来亏本不少,无法继续经营。强战东看在眼里,决定扶助强学忠继续发展生猪养殖,他两年共赊给强学忠母猪15头、仔猪150头,还借给他3000元购买饲料。在强战东的帮助下,强学忠现在每年饲养母猪25头、肉猪100头,年创产值20万元。现在,以中垛村为中心的生态养殖迅速发展,形成了每户几亩苹果园、几头猪、1个沼气池的“小规模、大群体”的生态种养循环圈。中垛村现在猪存栏量超过12000头,新建沼气池600余个,苹果品质也大幅提升。

    去年,强战东又筹资1800余万元,对养殖场进行扩建,新增猪舍8000余平方米,引进杜洛克等优良品种,建立牧草基地3000亩,形成了设施齐全、工艺先进的现代养殖企业。在规划中,他特别设计了100余立方米的大型沼气池,产生的沼气除满足企业使用外,还能为100余户村民提供清洁能源。目前,企业改扩建工程已基本完成,一个现代化、生态化、产业化的生态养殖企业正成为牵动农民致富的强大引擎。 (范韶华)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