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发展谱新篇
——记“市级名校长”、尧都区乡贤街小学校长张海珠
临汾新闻网讯 如何带领一所传统老校进入优质学校行列,作为一名小学校长,张海珠用五年的时间做到了。五年的时间里,尧都区乡贤街小学旧貌换新颜,实现了学校管理规范、教学质量过硬、教师素质上乘、教学设备一流的办学目标,并连续四年获得“市文明单位”、“市少先队红旗大队”、“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2011年,张海珠从兵站路小学校长岗位调到乡贤街小学担任校长,当时这所有近60年办学历史的传统老校因教学设备短缺、师资队伍凝聚力差等因素在广大家长和群众中的口碑极差。张海珠上任后,首先从优化环境入手,对校园进行整体设计规划,使其达到了山西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学校信息化教学能力与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学校声誉不断提高,办学实力大幅提升,传统老校进入了内涵发展的良性轨道。
强化管理机制夯实学校发展基石
管理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懂管理、会管理、能管理是校长肩负的首要职责。张海珠从强化自主管理入手,实行学校领导班子目标管理责任制,班子成员坚持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共同为教学一线服务,为教师学生服务;以绩效考核为主线,在教师队伍中实行教学、教研、德育、师德、班主任、安全五项考核,每一位教师都要明确职责,自觉遵守学校管理条例,并内化为个人发展的动力;开展学生自主管理。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班干部自主开展班级活动,学生自主进行自我教育和发展,充分给予学生成长空间。
强化校务公开机制。在张海珠的主张下,该学校坚持推进民主管理,构建和谐校园,严格执行“两不三公开”制度。“两不”:即制度不经过教师讨论、教职工大会通过决不能实施;三公开:公开方案、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同时,每学年末,学校都要向教师征集学校发展建议,作为学校下一步工作规划的参考,让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营造公平竞争和谐的环境。
强化团队评价机制。为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张海珠提出了“三个层面团队捆绑评价制度”,一是教研小组团队评价,实行个人与团队考核相结合,年级组成员捆绑考核,提高教师教学整体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是班级管理年级捆绑考核,让同年级班主任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进步,推进德育工作,以年级团队的小和谐推进教师团队的大和谐;三是正副班主任捆绑考核,有成绩同加分、有问题同承担,为创建和谐团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落实常规工作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根本,而将教学常规落到实处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工作中,张海珠始终坚持常规工作规范化、常态化,重过程,抓落实,看效果,促进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张海珠在全校开展教学常规展示活动,将全校所有学科及教师的备课、课堂教学、学生作业在校园对社会、家长进行展示,采用家长评价、同伴评价、科室评价的方式,对教师的备课批改进行集中检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她认为应将常规管理的重心放在常态课的质量监控上,并开展了常规教学大比拼活动,50岁以下教师全部参与,采取公开课与听推门课、回头课的形式,对教师的常规上课情况进行监管与培训,提高了课堂教学整体水平。
在张海珠看来,学校教科研工作要突出一个“实”,细化教研考核细则,强化科室管理职能,落实教研评价制度,立足校本,落实常规,以制度推进课改,既能充分调动教师的创新热情也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性。
为深入落实课堂教学改革,张海珠上任后就积极推行“三二五”问题导学自主互助课堂模式。她要求同学科教师及综合学科教师参与听课,教研室组织课例研讨交流与常规教学大比拼相结合,与推门课检查相结合,在评课细则中渗透模式的运用,引导教师的教学行为。目前这一模式已广泛运用到学校的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和学校一起成长的校长,张海珠在思考中前行,在实践中探索,在反思中创新,真正做到了教师的“排头兵”,学校的“领路人”,先后被授予省、市级优秀教师、市模范校长、“十佳”女校长等荣誉称号。
记者 李卫红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