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已从事教学工作15年的张秀是吉县二中的一位数学教师,担任着初一281班的班主任及学校数学教研组长。从教生涯中,她一直站在教育工作的前沿,以三尺讲台为阵地,默默无闻地将自己全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倾心竭力为教育事业奋斗不止。
张秀管理班级有一套,重视思想教育是她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大法宝。由于她的言传身教,她所任教的班级,从班风到学风都样样被大家称赞,被评为学校文明班、先进班。经她调教出来的学生,无论在学习态度上、思想行动上,还是礼仪上都表现优秀。
朱杰是一位在全校出名的学生,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跟爷爷奶奶过,爷爷管教方法粗暴,孩子从小就情绪激昂,仇视一切,不服从管教。张秀了解情况后就经常找朱杰谈心,处处关心鼓励他,对他取得的一点点进步都在班中表扬,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就像妈妈一样爱护他,让他把心中的苦闷倾诉出来。并且还主动与其父母交流,让他们与孩子经常保持联系。让孩子多听到父母的声音,逐步医治他的心病。一学期下来,朱杰的学习成绩上去了,也开始面带微笑地融入集体了。
有一位女同学刚进班时,不愿学习,还破坏课堂纪律,下课调皮好动,惹是生非。作为班主任,张秀采用了各种方法说服教育孩子,并请家长配合。为了鼓励孩子,利用她胆大的优点,让她当了数学课代表。后来,这个孩子告诉张秀说:“老师你这样看得起我,我一定努力学习。”于是,她每天中午放学后都和这个孩子谈心。小到女孩的行为举止,大到理想抱负,还表扬孩子的点滴进步。在这个孩子身上她花去了大量课余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考试时这个孩子的成绩进步较大,行为举止也有了改变。
作为一名教师,张秀不断地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研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对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因材施教,适应新的课改模式,潜心钻研,不断地学习研究,让她教学有方,赢得了师生的爱戴。
有个叫张扬的学生上课思想不集中,课后作业不能认真完成,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考试成绩很差。为了帮助他,张秀每天都监督张扬写预习提纲,告诉孩子上课带着问题听课,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应该先将课堂知识消化、理解后再做作业。并且及时对他的每一点进步进行表扬和鼓励,结果张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期末时成绩提高了很多。张扬高兴地对她说:“老师,尽管我的成绩与其他学生差距很大,但相对以前的我来说已经进步很大了,我会继续努力的。”听到这些话,张秀心里有说不出的欣慰。最让张秀引以自豪的是她所教的学生郭星红、卢瑾、陈怡君相继获得过数学单科全县第一的好成绩。
教学活动中,张秀总是走在教改活动的前沿。她积极参与各种教学观摩课和报告会,不断充实自己,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根据学校安排,她到绛县横水中学学习,汲取先进的教育经验,回来后组织教师们编写导学案,制定了“问题导学式教学模式”,每周二上午第三节课组织教师们听课、下午活动课评课,并在周四时组织大家对下周内容“磨课”。经过反复地揣摩和实践,她率先使用新课改模式的课得到校领导和老师的认可。在她的带领下,学校的数学老师都积极尝试,其中曹艳英老师和王彩秀老师的课都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好评。张秀撰写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思维情境的创设》《课改心得体会》等论文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一等奖。在新课改模式的应用中,她的课堂教学也多次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
多年来,张秀凭借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凭借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凭借过硬的教学本领,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家长的信任和业界的肯定。从2008年到2012年连续五年荣获县委、县政府颁发的“模范教师”称号,被市教育局授予“优秀班主任”称号。
面对成绩和荣誉,张秀谦虚地说:“在吉县二中这片沃土上,我只是一株平凡的小草,我将和同事们一起努力,用不平凡的业绩来书写自己平凡的人生。”(陈健翔)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