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汉字也有字理。字理,是汉字构造理据。7月31日,记者拜访了从字理角度解读汉字的怀伟老师。
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怀伟是教汉字字理的,记者当时就对“字理”教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怀伟此前曾教过小学生硬笔书法,在授课过程中,他发现很多孩子都是机械地照着写字,偶尔还会写错。询问过后,他发现孩子们根本不懂得汉字的笔划及本意,于是,他就萌生了探究汉字及笔划本源的心愿。
几经周折,怀伟终于了解到有一家专门研究字理的机构“全国字理研究协会”。在与该协会会长黄亢美取得联系后,他得到了一本《小学语文字理研究手册》。一字字、一页页地学习之后,让他对汉字的精妙如痴如醉。在此基础上,他又研习了《汉字树》《白象说字》《中国汉字听写大全》《双法字理》等多本书,对汉字的内涵有了更多的心得体会。之后,怀伟根据所学,整理了一本汉字字理教材《汉字思维学本》。
“汉字思维,我认为就是阅读及认识汉字的理论与方法。”遂开始教给身边的孩子们,那些复杂的汉字在怀伟的讲解下变得有趣、生动,孩子们对此兴趣浓厚。
在怀伟的讲解中,每一个汉字都是有灵魂的,每一个笔划都是活的,它们能表情达意:‘主’字在今天主要用于‘主要’、做主’当中,很少能让人看出它的本意—— —油灯。这个小小的油灯,怎么就有了‘主要’的意思呢?古代没有电,夜间取光就要用油灯,油灯消耗的是油。油在古代是不可或缺的生活资料,且人们并不富裕,所以在劳作一天后回家议事常都聚在一个油灯之下,以节省灯油。时间长了,这个油灯就代表了‘主要’的意思,因为很多意见都是在油灯下商量出来的,都是在油灯下主持的。所以,主’字就从一个简单的象形字,一步步地成了主要、主人、主持的象征。”
怀伟说,学习字理可以了解每一个汉字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知道它最深层的含义;可以打开阅读中华经典文化作品的大门,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让自己沉淀得更有底蕴,辅导孩子时游刃有余。
汉字思维的核心作用是启迪思维。少儿学习汉字字理,老师通过形象的物体讲字根,从字根上延伸出很多相关的字。在情境中,孩子很容易记住汉字且记忆深刻。
“大街上经常能见到错别字。错字,是无中生有,在工具书里根本就查不到;别字,是张冠李戴,把不该用的字用上了。那么,错别字的根儿在哪里?在不明字理。”怀伟老师举例说明:比如,我们生活中常说的‘溜狗’还是‘遛狗’?为什么用辶,不用氵?如果孩子从开始识字就能多问几个为什么,从小就能进入正确的汉字思维模式,而不是看着冰冷的汉字没感觉,就不容易出现错别字。再比如:武、染、莽这三个字,当孩子明白,止+戈=武,武’上边的一短横是‘戈’的一撇移上去的变写,肯定就不会多出一撇了;染’,染色,是需要木料和水,经过九道工序才可完成的,就不会把‘九’写成‘丸’;莽’,草丛中跑出一条犬,这是莽的字源义,就不会把‘犬’写成‘大’。从字理辨析错别字,一定是治本。汉字不在死记而在活学。对于错字,只要掌握了汉字部件的意义,态度认真,就会很少写错。”
记者后记:
汉字很小,只是横竖撇捺方块字;汉字很大,连通中华五千年。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即血脉。学习字理,就是学习汉字文化,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汉字,我们触碰先哲记忆,重温深厚历史,体悟智慧积淀……在与历史对话的过程里,滋养品性,让文明的智慧流入血液,烙印在生命里。
汉字的表意性使汉字成为世界上唯一能跨越时空的文字,成为世界上单位字符信息量最大的文字,因此容易辨识,利于联想。中华民族能历经多次外族入侵、奴役而不灭,国家历经多次内乱、混战而不分,其中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特有的中华文明,而中华文明中最精髓的正是汉字。汉字,使中华五千年文化得以很好地传承绵延,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同时也是流传范围最广的一种文字。有学者将汉字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所以,我们应该向汉字致敬,应该从小就写对汉字。
记者 韩晓芳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