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尽全力为患者服务”
——记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一科主任张桂枝
临汾新闻网讯 8月4日下午4点多钟了,日头还火辣辣的。一走进位于秦蜀路的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原临汾市传染病医院),就看见肝病一科主任张桂枝正在为门诊患者答疑解惑。看见我她惊讶地说:“今天好热,我以为你不来了。”怎么能不来呢?我早就想采访这位一头扎进传染病区就是35年的优秀的传染病医务工作者,了解她是怎样赢得患者的依赖和赞誉的呢?
1962年,张桂枝出生在我市襄汾县大邓乡西社村,从小就好学上进的她在高考时顺利地考进了长治医学院。1983年7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长治医学院的张桂枝被分配到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原临汾市传染病医院)工作,从报到的那一天开始算起,张桂枝35年扎在肝病科从来没有挪过“窝”。日复一日的门诊查房写病历,不分白天黑夜地围着病人转,她早已被许多患者当做知心朋友。
张桂枝(左五)带领肝病一科的医护人员查房。
有一位微信名叫“三尺讲坛”的患者逢年过节总是发来温情的问候,刚开始,她搞不清这是哪位患者,后来“三尺讲坛”到医院来看望过她,她才对上了号,原来是那位“平车患者”啊。
“平车患者”之所以给肝病一科的医护人员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是因为一辆平车。几年前,“平车患者”还是一位未嫁的姑娘,在襄汾一所学校担任教师,不幸患了肝衰竭。当时患者的情况很不好,她的家属想把她接回去保守治疗,又不想让晕车的她遭罪,就借了一辆平车来办出院手续。张桂枝拦住了患者的家属并耐心说服:“肝衰竭并非不治之症,我们要有信心。”之后,在肝病一科所有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细心呵护下,患者一步步脱离了危险,慢慢恢复了健康。出院那天,许多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哥哥开玩笑:“你的平车呢?”问得患者的哥哥不好意思地嘿嘿直笑。
患者出院后重返讲坛,如今也是培养了许多桃李的优秀教师了。“三尺讲坛”在微信里说:“张主任是一位好大夫,是我的救命恩人,没有张大夫就没有我的今天。感谢、感恩张大夫!”
肝病一科护士长夏君香说:“在张桂枝主任的带领下,肝病一科的医护人员都视患者为亲人,为患者买饭、给患者过生日、给手头不方便的患者垫钱,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我们张主任就多次带头为患者捐款。”
据统计显示,我国是乙肝大国,1岁至59岁一般人群HB鄄sAg携带率为7.18%,因此有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约2000万例。虽然现在乙肝疫苗已经相当普及,但医院仍会接诊很多乙肝病毒感染的新患。乙肝的治疗从刚开始的干扰素到现在的核苷(酸)类似物(NAs)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但cccDNA的存在使得乙肝难以从根本治愈。肝病已成为危害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慢性疾病。看着这组统计数字,张桂枝说,医疗卫生事业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仅凭一颗仁慈善良的心是不可能救死扶伤的,同时要有精湛的技术才能服务于患者。明白了这个道理,从医以来,张桂枝一直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地钻研专业知识,及时了解国内外新技术、新动态,撰写发表有价值的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逐步成为肝病治疗方面的专家。
今年3月18日是第十四个“全国爱肝日”,主题是:“早防早治,预防肝癌”。在那期间,肝病一科开展肝脏微创手术,再次成功救治一例早期肝癌患者。张桂枝介绍这例手术时说:“微创消融术只需局部麻醉,患者可避免或有较少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精准微创消融手术是实体肿瘤治疗领域的一场重大革命。为了手术的万无一失,肝病一科特邀首都医科大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肿瘤微创介入中心主任医师孙斌教授来院指导,为72岁的肝癌患者成功实施CT引导下肝肿物射频消融术。”
面对记者的采访,市第三人民医院分管医疗的副院长刁士琦说:“张主任多年来在肝病领域兢兢业业的工作,为肝病治疗攻克难关作出了贡献,是我院年轻的医务工作者学习的榜样。”而张桂枝说:“为肝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是我应尽的职责。今后,我会更加努力,一定竭尽全力为每一位患者服务。”记者 刘晚 文/图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