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区陈相君:从警15载 一切为了让人民满意

2017-08-13 18:42:07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有人说,给公务员颁奖,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还有人说,“人民满意是公务员的最高荣誉”。这些话不仅道出了“人民满意”的深刻内涵,更道出了公务员应有的“荣誉观”。因此,人民群众是否满意公务员的工作,不是看他怎样说,而是看他怎么做。

    日前,山西省召开第四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我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事故处理大队民警陈相君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民满意公务员”个人一等功荣誉称号。

    陈相君何以取得如此荣誉?近日,记者走近陈相君,用心体会用笔记录,挖掘荣誉背后的故事。

    “让人民满意”是责任担当

    陈相君现年35岁,出生于尧都区金殿镇桑湾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自小父母就教育他要踏踏实实做人,明明白白做事。“相君,如果你长大成为一名公职人员,就要为老百姓多办实事,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父亲的话语一直伴随着陈相君的成长。2002年,陈相君从湖北黄冈警校毕业后分配到尧都区交警大队工作,同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此,陈相君便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时刻铭记父母的教诲。

    话说,唯有内在力量足够强大,才能帮助更多的人”。在工作上,陈相君被同事称为“拼命三郎”,无论遇到大小案子,他都尽心尽力完成,加班赶点、废寝忘食寻找线索已成为一种工作常态。曾经有当事人问他,一个事故处理在保持公正的基础上,差不多就行了,何必那么较真呢?”他的回答是:事故处理一就是一,秉公执法是原则、是底线。”陈相君从参加工作以来,共处理    各类交通事故2300余起,其中死亡事故100余起,死亡逃逸事故30余起。

    而结案率在98%以上。

    2012年,陈相君一年主办处理了6起死亡肇事逃逸案,共造成7人死亡,而这6起肇事逃逸案全部破获。那段时间对于他来说,既是内心的煎熬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满脑子想的都是案子,早一天破案,家属才能心安,死者才能瞑目。”多少次陈相君吃饭在想案子,睡觉梦里也在寻思案子,有时饭吃到一半,他突然想到事故车辆上可能还有未发现的线索,便几口吞下半碗面,跑到事故车前继续搜寻证据;有时遇到无法突破的疑难问题,他一遍又一遍地思考并翻阅相关书籍,以至于书的页面被手上的汗水侵蚀出现“残角”;有时,他因熬夜加班累倒了,囫囵吞下几个药片又继续投入工作。

    付出辛劳,自然收获满意答卷。2013年,陈相君取得了痕迹检验助理工程师职称和事故处理高级资格,成为我市获得高级事故处理资格最年轻的交警。

    “让人民满意”是全家嘱托

    陈相君常说,自己能心无旁骛地工作,离不开全家人的支持。这句话看似平淡,却汇集了全家人的期盼、承载着全家人的嘱托。

    去年,陈相君的父亲59岁,他是家中长子,他提前许诺一定会和弟弟、妹妹陪着父亲过生日,可生日当天他又一次爽约了,这已经是他第14次爽约了。电话这头,他说:爸,今年生日又不能陪您了,队里有任务。儿子祝您生日快乐,如果一会儿结束早,我争取赶回去陪您。”电话那头,父亲说:没事,工作第一位,把工作干好就是给爸最好的祝福。”当亲朋好友都围坐在父亲身边祝贺时,唯独只缺他一人。

    事后,妻子陈静告诉他,中午你和爸通了电话,爸表面上无所谓,可我能看出来他心里的失落,你说忙完会早点回来可你还是没回来。爸从开始吃饭到结束,眼睛不时地盯着窗外。期间有人推门,他竟以为是你,喊出了你的名字。”听了妻子的话,陈相君这个七尺男儿竟潸然泪下。

    陈相君告诉记者,他可以拍着胸脯说对得起工作、对得起这身警服,更对得起人民群众,却不敢说对得起家人。

    陈相君从警15年来,无论家庭的大小聚会、集体全家福从未有过他的身影。孩子生病了,是妻子陪着,他在执行任务,没有时间在孩子身边陪护;父母身体不舒服,是亲人陪着,他在岗位上坚守,无法脱身照料。

    这一切,陈相君深感自责、惭愧,可家人为了他安心工作,激励的话语赋予他无限的能量。

    妻子说,老公,小家有我撑,你努力工作做一个让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父亲言,孩子,你是爸的骄傲,男儿志在四方,要做百姓的好公仆,对得起百姓,对得起良心。”弟妹道,大哥,你是我们的榜样,大家’有我们,你安心工作。”全家人的嘱托是能量、是信心、是动力。这股浓浓的正能量激励着陈相君砥砺前行。

    “让人民满意”是前进风标

    从警15年来,陈相君收到来自各界群众赠送的锦旗120余面、感谢信30余封。这一切源于他工作时那股“责任心”,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遇到难题想尽一切办法解决。

    2014年6月12日,在市区河汾路中段国税局门前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造成3车损坏,一人死亡。现场貌似一辆轿车追尾一辆大型货车后,和另外一辆对面相向而来的小轿车相撞。可细心的他却觉得这起事故没有那么简单。

    陈相君和队友一遍遍仔细勘察现场后,发现对面行驶过来的小轿车并不是驾驶员李某所说的正常直线行驶,而是另有缘由。

    为了让真相水落石出,陈相君一次又一次带着驾驶员李某前往事故现场回忆事故发生时的状况。起初,李某坚持说自己是在正常直线行驶,不负任何责任。最终,陈相君为李某做了仔细分析后,李某终于承认,自己驾驶时已经越过双黄线,准备左转,对面的车辆为了躲避才和大车追尾,造成副驾驶乘客当场死亡。

    事故缘由完全展示,3方都承担了相应责任。事后,3方当事人又重聚在一起为陈相君送来锦旗,他们被陈相君的公正执著与超强责任心打动,更让李某认清了有错误就必须承担的道理。

    一直以来,陈相君和队友们在工作中也是如此,他们团结协作有效打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化解因交通事故引起的社会矛盾,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

    “让人民满意”是毕生追求

    作为一名公安干警能否公正执法直接影响着整个公安干警队伍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从入职第一天起,陈相君把公正贯穿于执法的全过程,并多次拒收当事人的红包。

    2012年10月14日晚上,李小强(化名)和同事骑一辆摩托车行驶至临汾经济开发区附近,被一辆本田轿车撞击,事故造成骑摩托车两人先后死亡。事发后,李小强的妻子小慧(化名)带着刚满一岁的孩子从广东赶到临汾处理事故。

    小慧认为自己是外乡人,家中的顶梁柱倒了,在这起事故中不会得到公正的待遇。于是,她经常带着孩子来事故队闹事,情绪激动时还扬言事故主办人陈相君收了对方红包。

    面对小慧的频频质疑,陈相君用秉公执法给了她最好的解释,经所有证据证实,事故判定驾驶广本车的临汾人李某负全部责任。

    案子结了,当小慧拿上全额赔偿款后,她再一次带着孩子来到了队里,一手抱着孩子一手举着锦旗。见到陈相君的那一刻,她激动地直哭,嘴里不断重复着“谢谢”。小慧临走时告诉陈相君,你是人民的好警察,对于处理结果我心服口服。”事实上,在陈相君处理的交通事故案件中,事故双方开始都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拳脚相加,最终却是握手言和成了朋友。

    在陈相君看来,办案中尊重法律法规的同时,要带着感情来为人民服务,从人民群众不满意处着手,从人民群众满意处做起,让本来不和谐的交通事故,最终演变成为和谐的结果。

    这就是陈相君,一名普通的人民警察。他是万千公务员的一个缩影,放眼祖国大江南北,有多少公务员他们来自基层普通岗位,有多少公务员长期坚守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他们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群众办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这种精神值得发扬光大。  

    记者 祁欣


     

责任编辑:席沛钊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