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女孩解皓越:十多万字旅行日记的背后

2017-08-30 22:21:09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核心阅读:读书、旅行、写作、出书……这些标签都可以用在洪洞县一个11岁的小姑娘身上。她叫解皓越,英文名Ocean(海洋),2006年冬至日出生在槐乡洪洞,今年11岁的她已经旅行了两个国家和全国11个省市区,并且写下了十多万字的旅行日记。最近一段时间,这个小姑娘因出版了《背着梦想去远行》一书而走红网络。那么,一个11岁的孩子如何旅行并写下十多万字的旅行日记?她的梦想有哪些?她的家庭教育有什么特别之处?8月28日,记者驱车洪洞采访了解皓越的妈妈何艳丽。

  旅行没有“玩”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每到寒暑假都要出去学习,顺便就把孩子带上了。”何艳丽是一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所以要经常出去参加各种培训,从孩子五六岁起,就开始跟着她经常外出,但是每次出去学习完,她只带孩子去各大名校、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一些不掏钱的地方参观,从未去过游乐园。

  当时去新加坡的亚洲文明博物馆参观时,孩子特别感慨。解皓越说,以前去西安、上海、北京等地的博物馆,一天都转不完,感觉“宝物”好多,可新加坡的这个博物馆,虽然很大,但是一会儿就转完了,感觉好多东西都是“仿造”咱们中国的。

  何艳丽告诉孩子,这个本来就是亚洲的博物馆,展示的都是咱们东方的文明,而且咱们中国是古老的文明古国,一直引领着东方文明。

  在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参观结束后,解皓越说:进去参观的时候,那些不平等条约刻在一根根倾斜的柱子上,感觉这些倾斜的柱子会重重地压下来……我长大以后一定要报效祖国,不让那些不平等条约压着中国。”还有,在北京宋庆龄纪念馆参观时,孩子听导游介绍宋庆龄和老一辈革命家为祖国奋斗的故事后,感触特别深,她都记在了日记里。

  心里装着“梦”

  何艳丽介绍,孩子喜欢读书,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开书店,还写了实施计划,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个梦想搁置了下来。孩子接触的新鲜事物越多想法就越多。其实,解皓越还想在校园搞个“共享衣橱”,就是把大家穿小了的漂亮衣服放在一起,然后互相借着穿,或者在农村建立一个这样的衣橱,让漂亮的衣服惠及偏远山区的孩子。

  “她是什么时候想把自己的旅游日记编成书,可能和她加入读书会有关。”何艳丽说,孩子时常把读书的内容或故事通过网络讲给别人听,后来就把旅行感受讲给大家,再后来就有了出书的想法。

  对于孩子想出书的想法,刚开始何艳丽也没重视,可是孩子每天做完作业后就开始整理日记、游记、作文等,由于字数太多,出书成本有点高,就进行了取舍,专门在游记里挑了一些写得不错的文章,进行了整理。

  日记里的每个字都是解皓越自己输入到电脑上的,有一次她发现可以语音输入,这样就加快了整理速度。后来父母就帮她联系出版社,今年四五月份,解皓越带着样稿到了出版社,经过大家一起努力,最终把这件事情做成了。8月13日,解皓越在洪洞县图书馆举行了一个简单的新书发布会暨捐赠仪式。

  除了那些还没有实现的梦想,解皓越还有个大目标——大学一定要考入鼎鼎有名的院校。

  教育也有“方”

  “其实孩子挺普通的,最初的想法就是带她长长见识,没有其他要求。我每次就是带她去一些像清华、北大一样的大学校园,让她感受名校的那种氛围和气息,也去一些小学或一些私立学校办的教育节。”何艳丽是一个80后,从小在农村长大,小时候没咋出过门,就喜欢学习,现在有机会就想带孩子长长见识。

  解皓越现在已经去了北京的一所私立学校上学。按照她的年龄现在应该上小学五年级,但是目前她已经上了初一。何艳丽说,孩子在四年级的时候,就把五年级的课学了,所以直接上了六年级,现在她自己选择去北京上初中。

  解皓越跟随何艳丽一起出去的时候,每次都是自己拿着车票自己上车,旅游的时候自己跟着导游记录学习,这样无形之中就锻炼了她的独立意识、自主能力和交往能力。

  何艳丽说,孩子在旅行中收获最多的就是性格坚强、视野开阔,让她在生活中自信、乐观地与别人交往;在处理一些事情时,能从大局出发,然后注意细节。

  “说起对孩子的培养,也没有刻意去做,也没有啥特别的方法。”何艳丽笑着说,别人都说她是搞教育的,对教育孩子一定会有好方法。她说,她做的也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就是自己没有给孩子定过任务,没有过多地把一些父母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只是引导孩子自己去学习、思考和处理问题。

  记者 郝海军


     

责任编辑:张康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