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22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踏入了国际象棋的黑白世界。
22年间,她为了更专业、更系统地学习国际象棋,每到一个城市便奔走于各个书店,购买的有关国际象棋书籍已经数不清楚,但她清晰地记得,寻找到每本书时,心中的狂喜、背后的故事;她一次次参加各大国际象棋赛事,接受着一次次挑战,捧回了一个又一个奖杯;她一回回地奔走在校园之间,一遍遍地讲解,近乎一对一的培训,如今学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她怀揣的国际象棋梦想始终在路上。
22年后的今天,她带着这一梦想,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暨“我要上全运”全民健身网格棋牌比赛——国际象棋“成年女子组”,荣获第一名。实至名归,众望所归。
她是谁?与国际象棋之间有着怎样的渊源?在“第一名”的背后又深藏着怎样的故事?带着众多问题,8月27日,记者见到了她——学生口中的李老师、荣誉奖状上的李爱平。
别样的“必修课程”
“那是在1995年暑假,当时为了打发时间,哄孩子开心,丈夫便买回来三种棋:军旗,跳棋和一种长方形盒子上画着黑白格子的棋。这是什么棋?我们一家四口迫不及待地打开盒子,看到里面一张说明书上写着国际象棋,还有摆法和一些简单介绍。国际象棋和咱传统的象棋有啥区别,我和丈夫一头雾水。”回忆着第一次见到国际象棋时的情景,李爱平一改往日的内敛、寡言,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
“这是国王、王后、他们的将士、城堡……”李爱平细说着每个呈立体造型的棋子名字,按照棋子颜色,分为白方、黑方,与中国象棋类似,两方棋子占据棋盘的两边,每方16名成员,整个棋盘黑白格相间,共有64格,所以又被称为“64格棋”。
“两个还不识字的女儿看到这种棋子爱不释手,然而见过这种棋的人都很少,更别说会下了。”为了弄明白棋子的走法,他们全家总动员“全城搜索”有关国际象棋的书籍,但都无功而返,后来在一位朋友的帮忙下,借到了一本国际象棋的书,从此她便一发不可收拾,疯狂地研习起来。从那时候起,只要得到一点与国际象棋有关的消息,都能令她兴奋很久。而每有一点长进,她都会积极与家人分享。
与此同时,李爱平继续搜罗着有关国际象棋的书籍和相关信息,反复阅读、反复推敲。由于那时电脑还未普及,于是去网吧查资料就成了她下班后的“必修课”。也正是这一爱好,李爱平获知了一场国际象棋的比赛时间,并有幸参与其中,获得了与全国国际象棋高手过招的机会。“终于可以跟专业棋手对决,不管成败如何,都是一次很好学习交流的机会。”初出茅庐,李爱平便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令其他选手刮目相看。这场比赛,坚定了李爱平继续坚持下去的决心。从那时候起,她多次前往太原求教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安艳凤,并参加了中国国际象棋协会举办的培训学习。
从此,李爱平对国际象棋的痴迷越发不可收拾,她的国际象棋之路正式迈向“专业化”。
磨砺中提升棋艺
出于对国际象棋发自内心的兴趣和与日俱增的喜爱,李爱平从未感觉到训练的枯燥乏味,相反她觉得更是一种娱乐、一种消遣,就像吃了一道美味的菜一样,很享受。”学棋多年来,她成绩斐然。多次被评为省国际象棋先进工作者、省优秀教练员,三次夺得全省冠军,而这些成绩来自于她对国际象棋的执著、坚韧与勤奋。
李爱平说,在国际象棋中,她最喜欢的一枚棋子是“兵”,因为它无惧无畏、勇往直前。因此,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国际象棋,发现其中精髓,她创办了“老兵国际象棋培训班”。
“还记得我跟一所小学洽谈成功后,在他们学校门口摆放了一张放着国际象棋的桌子,当时围观的人很多,因为家长们不了解这种棋,大多看看就走了。这时一个小男孩在妈妈不同意报名的情况下,要用自己的压岁钱报名,这让我很感动,小男孩成为了我的第一个学生。”李爱平回忆说,这件事更加坚定了她要普及国际象棋的想法。
2001年,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出了关于“三棋进校园”(三棋即围棋、象棋、国际象棋)的通知。李爱平更为深刻地意识到,国际象棋对于每个孩子智力成长的重要意义。“下棋健脑益智,敏捷思维,而且国外教育机构对棋类运动十分重视,国际象棋在学校、社会的普及率极高。”从那时起,李爱平多次奔走于省、市体育部门和市教育局表达自己义务普及国际象棋的愿望。
功夫在平时,水到渠自成。2005年,国际象棋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外文体活动的一项内容,走进了我市部分幼儿园、小学与中学,李爱平开心极了。
“‘三棋进校园’课程开展后,我发现全市对国际象棋的接受度与认知度有了很大改变,书店、体育用品店都有了国际象棋。”看到自己钟爱的棋类运动在蓬勃发展,李爱平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然而,前进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三棋进校园”活动并没有作为校园常态化课程继续下去,但是李爱平普及国际象棋的梦想却从未间断。
普及路勇往直前
“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天早上我六点钟醒来,发现她已经出门了。”李爱平的爱人回忆着当时的场景,后来我才知道她去平阳广场教孩子们下棋。只见她将一张大大的、印有国际象棋棋盘的喷绘布铺在地上,棋盘上站着前后背张贴‘棋子’的学生和家长,前头的小兵只能走直线,后面的马只可以走L线;想三步走一步,三思而后行;该弃子时就弃子,要舍得……”学生们在她的指导下,玩得不亦乐乎,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赢得了在场家长的一致好评。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多年来,李爱平带领我市小棋手参加比赛无数,至今已培养出3名省冠军棋手,国家级专业运动员十多名,省一级棋士数十名,多次获过团体冠、亚军。
同时,她还率队参加全国比赛,足迹遍布北京、天津、郑州、哈尔滨等地,为我市国际象棋普及与发展竭尽全力。
看着眼前李爱平保存着的各式各样的国际象棋,高的、矮的、普通样式的、吸盘的;再看那一摞摞包着书皮、做着注释的书籍,记者不禁好奇,在李爱平的心中究竟怀揣着怎样的信念?李爱平谦虚地说:人活一生,总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不论大小,努力了就不后悔。在普及国际象棋这条路上虽然碰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我愿做一枚永远向前的‘小兵’,继续走下去。”
记者 成华 亢亚莉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