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牛玉明:辅仁路上意志坚

2017-12-10 22:42:36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山西省优秀企业家、临汾市十佳公益人物、尧都区十大道德楷模……早就听闻牛玉明多年来坚持公益事业的热心善举,11月23日,记者有幸采访到他。

牛玉明坚持阅读不间断。

  牛玉明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便是他的儒雅、谦和,文化人的气质溢于言表。谈及创业之路,他娓娓道来。

  迫于生计开启创业之旅

  1987年7月,牛玉明从山西大学生物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临汾地区旅游局下属的神州犬业公司工作。怎奈,1995年10月被停薪留职。站在闹市街头,对于未来的路,他内心茫然、不知所措。

  “站这想啥呢?”一位中年男子注意站在自家商铺门口的年轻人良久后问道。

  “我不知道该干嘛,在这想一会儿。”牛玉明答道。

  “小伙子,我家里有事,准备转让这个烟酒店,要不你接手干吧。”听中年男子这么一说,牛玉明才回头注意到这间店铺。

  “房租一个月110块钱,要货的话另外单算。”当时每个月仅有127元工资的牛玉明没钱要货,仅仅支付了半个月55元的房费和一些转让费,拿着所剩无几的钱进了3盒蝴蝶泉品牌的烟、两瓶高粱白酒,以及毛巾等日杂用品,杂货店便算开业了。

  “蝴蝶泉一包进价2.9元、卖价3元,挣1角钱,就这样第一天就赚了7元钱。”20余年过去了,对于经商首日的进货品类、数量、净赚额,还有不好意思去收钱的心境,牛玉明至今仍记忆犹新。

  “一天挣7元,一个月下来能挣二三百元,如此一算账,比上班挣得工资还要多。”牛玉明干劲十足,年轻、不怕吃苦的他经常连夜坐火车到河北石家庄白沟进货,白天赶回店里卖货,昼夜连轴转。杂货店品类越来越多,生意也越做越好。

  挣钱归挣钱,牛玉明的心底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经营理念。一次,他进了一大箱樟脑丸,一位中年女士买走几个后,没几日就拿着一件价值不菲的大衣过来,称衣服被劣质樟脑丸腐蚀坏了,牛玉明二话没说,赔了300多元钱,并把那批进来的所有樟脑丸当众焚烧一空,表明自己的态度。

  同时,“爱折腾”的牛玉明不安于现状,在市区首推了礼品包装和婚车装饰的业务,同时加入毛绒玩具等礼品销售,给小店取名“太阳岛礼品屋”。一时间,礼品屋经营的风生水起。

  不怕吃苦、勇于创新、诚信为本。3年时间,踏实的牛玉明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0万元。

  无意之语明确前进方向

  这期间,除了照顾礼品屋的生意外,牛玉明还有一个最大的爱好没有间断——阅读。经营商铺的3年时间里,市区希望书店里有关文学、哲学方面的租赁书籍,他全部看了个遍儿。

  看到年轻小伙儿阅览习惯坚持的如此之好、换书频率之高,希望书店的老板说道:“既然这么爱看书,自己开间书店好好看。”没想到,就这一句无意之语让牛玉明茅塞顿开——“是呀,为何不投己所好,开间书店。”有想法就要付诸于行动。1997年11月23日,牛玉明拿着4万元本金只身一人前往北京新华书店总店进行批发。

  “我按照个人喜好,看见自己喜欢的书就拿,一天时间就把4万元钱全换成了书。”连夜,他就带着沉甸甸的书籍坐上北京开往太原的长途汽车。不成想半夜抵达太原汽车站后,那一捆捆书籍成了“负担”。在冷风如刀的冬夜搬运书籍,牛玉明的两手被勒破,眼泪差点掉下来。

  几经波折,书总算进了回来,书架也全部到位,疲惫不堪的牛玉明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谁料,半夜暖气漏水,好在及时发现,但还是有三分之一的书籍被水浸泡。

  “当时,市区鼓楼南大街有几间门面房正在盖,6万元一年,我先交了1万元的押金占住房子。”好事多磨,经过一番筹备后,辅仁书店终于在1998年4月1日正式开业。

  “辅仁”取自曾子“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其中的“辅仁”,意为君子用文章学问来交朋友,用朋友来提高自己仁德的修养。“辅仁”这两个字也表达出了他开书店的初衷和寄托,希望书店可以营造求知、清明的书香氛围。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1998年到1999年之间,原老百汇的盗版书市场被取缔,很多之前经营的商家转向正规书店的经营,仅鼓楼南街一条街一时间就开有10余家书店。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牛玉明的书店因品位高、折扣少而遭遇窘境,最少的时候一天才卖出十七八元钱。

  “怎么办?”书店的发展无时无刻不困扰着牛玉明。办法总比困难多,在牛玉明的人生字典里没有“失败”两个字,那段时间,他每天骑上自行车逛走于其他书店,寻找答案。

  一段时间下来,牛玉明发现,家长们对孩子教辅方面书籍的热度很高,他带着仅有的3000元专程到太原百科书店批发市场,进了一批教辅书籍。

  实践证明这次牛玉明找对了方向。

  1999年年底,辅仁书店通过主营教辅书籍站稳脚跟,一年销售额达57万元,净盈利8万余元。

  转变经营思路 拓展销售渠道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网络的冲击,人们读纸质图书的习惯逐渐转弱,实体书店的经营处于低谷期。为此,牛玉明积极探索,拓展销售渠道。

  他把目光瞄准超市,市区商超地理位置优、人气旺,把优秀图书投放进超市,方便读者就近阅读、购买。“去年签约了市区3家超市,今年又入驻了4家,计划在2018年年初,实现全部图书和相关产品进驻市区10家商超。”牛玉明介绍道。

  与此同时,在经营思路上,牛玉明也颇有想法。他打算把市区平阳广场300平方米的仓库利用起来,科学设计、合理利用,打造成免费阅读书吧,并增加了咖啡饮品等服务内容,让广大读书爱好者茶余饭后在轻音乐的陪伴下,手捧书籍、咖啡相伴,在温馨的环境中畅游书海,陶冶情操。

  辅仁书店发展至今的19个年头里,从不足40平方米路边一个不起眼的小书店,发展到现在的4家大型连锁,下设90家销售网络的民营实体书店,业务涵盖临汾17个县(市、区)和运城、晋中部分县市,成为我市民营书店的排头兵。

  2014年,该书店被省新闻出版局授予“省级先进文化企业”;同年,被市新闻出版局授予“十佳诚信书店”。

  热心公益事业 推动全民阅读

  作为临汾市人大代表和民盟盟员,牛玉明更是热心公益、不遗余力。

  2002年9月,牛玉明受邀参加山西师范大学迎新晚会,晚会上的一幕让他心如针刺,戳痛了他。

  一位来自吕梁的新生因家境贫困,父亲背着儿子偷偷卖血才勉强凑够了学费。牛玉明当即走到学生会主席身边,拿出5000元,表示愿意资助这位学生完成学业。

  与贫困学子结缘就此展开。此后,凡听说有大学生因家境贫困、学业受阻,他总要慷慨解囊,为他们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并出资5000元在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设立了“辅仁爱心基金会”,专款资助贫困大学生。从那时起,辅仁书店每年都会捐书、捐物、捐钱给我市各个贫困学校、家庭和学子。

  除了热心公益事业,牛玉明还有个“心病”。

  一次,一个台湾学者团与山西师范大学开展联谊活动,一位台湾学者在书店看完书后低声嘟囔:“这个地方书店不多、浴园挺多。”学者无意的一句调侃让牛玉明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怎样才能激发市民的读书热情呢?”牛玉明经常陷入沉思。

  2011年起,辅仁书店率先在尧都区各大中、小学校园里开展了“主题阅读校园行”活动,以赠书为依托,大力推动读书热潮。同时,牛玉明作为人大代表,每年都会在两会上、在领导视察书店时,甚至在国家新闻出版署的会议上呼吁推动全民阅读这一提案,在他看来,不能愧对了这些头衔。

  “如今,全民阅读在党和国家领导层的大力推荐下已被纳入国家战略,广大民众的阅读热情已经蔚然成风。”看到自己坚持的理想有了回应,看到全民阅读热情高涨这一可喜现象,牛玉明很是欣慰,他表示将永远站在文化传播的前沿阵地上,为健康文化的传播积极努力。

        记者 卢婷 文/图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