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中心医院刘海峰:以医联体之“优”解看病之“忧”

2019-09-24 09:20:3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刘海峰为患者做检查

  临汾新闻网讯 转眼间到霍州对口帮扶已三月有余,但报到当日发生的故事,仍让临汾市中心医院的外科医生刘海峰历历在目。

  1小时41分钟,你能做些什么?看一场电影,背50个单词,打一把“王者”?而5月29日,作为选派专家的刘海峰与霍州市医疗集团人民医院联手,利用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成功抢救了一例十二指肠穿孔的病人。这都要归功于霍州市医疗集团人民医院与临汾市中心医院组成的紧密型医联体。

  回顾整个抢救过程,可谓跌宕起伏,险象环生。当天下午5时许,霍州市医疗集团人民医院急诊收治了一位年轻的男性急性腹痛患者,患者因疼痛一度出现抽搐。经急诊、普外及神经内科会诊,排除神经系统疾病,考虑是阑尾炎。但病人不发烧,血象也不高。而且病人有腹膜炎体征:全腹痛、反跳痛、腹肌紧张,且患者没有肠鸣音,这些又不大符合阑尾炎的基本特征,不能排除穿孔可能。但是急诊行腹部平片无膈下游离气体,不能确诊。病人家属一度情绪崩溃,要求转诊到具有优质医疗资源的太原治疗。

  从霍州到太原需要3个多小时,很容易延误病情。情急之中,住院部主任张永强想到了临汾市中心医院的帮扶专家刘海峰。时间不容耽搁,张永强立即到办公室找刘海峰。

  “阑尾炎应该是右下腹固定压痛,但患者满腹压痛,反跳痛,而且没有肠鸣音。”刘海峰为患者进行检查后,综合分析考虑是穿孔可能性最大,但患者腹平片又看不到膈下有游离气体。只能人为制造气腹了,给患者胃部注入200ml的气体,胃肠道就像漏气的气球一样把气漏到腹腔内完成,但此时再拍腹平片却还是不能确诊。刘海峰果断将病人送至CT室,最终发现腹腔游离气体,检查结果与自己的推断完全吻合。结果明朗了,确诊为消化道穿孔,手术就非常简单了,经过一周的治疗,病人顺利康复出院。

  胃肠液有很强的腐蚀性,患者越早手术愈后越好,如果患者到太原治疗,一来路上会很危险,错过最佳抢救时机,二来患者花费会高出不少。这一次的确诊,为当地患者提供便民、惠民的医疗服务,提升了患者的就医感受。

  以前必须在省级医院才能做的手术,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做,而且大大节省了费用,真正惠及老百姓。

  来霍州三个月期间,刘海峰总是花心思、下功夫为患者解忧。“7月份有一个小姑娘因患有乳腺纤维瘤,需要手术。”直接在乳房肿瘤部手术肯定最省事,但刀疤会很明显,考虑到患者只有17岁,刘海峰给病人制定了环乳晕切口手术,以乳晕为切口,通过隧道,切除肿瘤,这样会让刀疤很隐秘。病人当时还是很犹豫,经过一番考察后,还是觉得刘海峰的方案最优。

  刘海峰研究生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擅长乳甲外科,2018年7月份至10月份到意大利学习国际先进的外科医疗技术。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刘海峰内修于心,外修于行。以技术赢得尊重,以德行赢得人心。在霍州接连做了3例甲状腺手术,都很成功,他也逐渐小有名气。今年8月,有一位甲状腺肿瘤患者本想去太原做手术,后来听说刘海峰做甲状腺手术很好,就慕名前来。患者为左侧甲状腺有一直径3cm肿物,峡部有一直径1cm肿物,术前彩超考虑良性肿瘤。但手术时考虑到医院不具备“术中冰冻”的条件,不能百分百断定肿瘤的“良恶”,所以手术方案选择行甲状腺左叶及峡部切除,以避免术后常规病理为恶性,患者进行二次手术。后来,病理检验查出来是左侧甲状腺肿瘤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直径小于1cm,属微小癌。这样手术一次到位,让患者避免了二次手术。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临汾市中心医院与霍州市医疗集团人民医院,虽相隔100多公里,却因医联体建设而紧密相连,让人才资源与技术资源“上下贯通”,两年来的支援工作以各种形式一直在持续,让医疗机构组合达到了“1+1>2”的效果。而刘海峰将“三甲”医院先进技术送到基层临床一线,提升了对口帮扶单位的医疗服务能力,帮助百姓实现在自家门口就近看病的愿望,将病人留在基层医院,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减轻病人负担。真正做到了让技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充分利用医联体的优势解开患者“看病难”之忧愁。

  记者 侯秀娟 闫晏宏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