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平阳公寓内垃圾遍地、路面坑坑洼洼、小区大门破旧不堪、房屋楼顶漏水不断,居民怨声载道,当时的物业在居民的不满声中离开了小区。而如今的平阳公寓无论在治安、卫生、公共设施、管理等方面都让小区居民竖起大拇指。两年的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而小区居民口中称赞的“张全奎”到底是何许人?让我们走进张全奎,了解平阳公寓的转变。
进入平阳公寓内,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映入记者眼帘,当记者正向居民打听张全奎时,恰巧碰见平阳公寓业主委员会成员杜审非。
谈及两年前的“转折点”,他仍然记忆犹新。“当时我们业主委员会一连几天召开紧急会议,推选新的物业主任,但面对如此‘残局’,大家都噤若寒蝉,这时69岁的张全奎毛遂自荐,扛起了小区物业的重任。”忆及当时的情景,杜审非感慨万分,张全奎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成就了平阳公寓的今天。
时光回溯,2012年2月16日,张全奎“走马上任”,面对小区的“烂摊子”,他开始有条不紊地工作。
“当时小区路面凹凸不平,尤其一到下雨天,我们出门还得穿雨鞋,大门也是‘一推就倒’,经常丢东西。
张主任就四处筹钱,带我们物业人员铺设路面,将旧门换成了电子门。”物业员工点头称赞道,张主任一上任就把居民的出行和安全问题解决了,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
张全奎上任时,正赶上平阳公寓暖气管道改造,之前的物业按41元/㎡收取居民的管道施工费,张主任上任后发现这笔费用收取得不太合理,于是他通过收集资料,找信访局、建筑局和热力公司等相关部门协商,要求退回不合理款项。”说到这里,不少居民很感动,他快70岁的人,每天大早晨骑自行车去各个部门,就这样风雨无阻地“跑”了一年时间,最终追回12余万元,悉数退给住户。居民纷纷表示,在“物业与住户”关系紧张的今天,能碰到这样一个物业主任实属不易。
此外,张全奎还很有商业头脑,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他顶着压力,分文未涨物业费,而是“另辟蹊径”,为居民谋取更多福利。
当时恰逢小区采取集中供暖,门口的锅炉房因此闲置下来。于是,张全奎提出了“改造锅炉房,引进外资,合营宾馆,造福居民”的想法,与商家合作经营起了宾馆,同时签订合同:商家有20年的经营权,之后宾馆的 动产、不动产全部归小区居民所有。
这被张全奎笑称为“借鸡下蛋”,既弥补了资金漏洞、为居民争取更多的利益,也活跃了经济市场。
如今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张全奎却仍然保持着两年前的工作状态:早上8时到了工作岗位,就开始忙着协调纠纷、维修管理、巡楼检查等等;午饭吃得也特别简单,当记者去办公室采访他时,锅里是青菜煮白面,碗里是几片咸菜。据小区居民反映,张全奎晚上下班从没“准点”,有时会忙到凌晨。
当记者问及是什么样的精神力量推动他不断前行时,张全奎笑称:“平常心就好,不要太在乎荣辱得失。”而工作中的他却一直秉承“大公无私为居民”的态度。张全奎说,这源于儿时过的穷苦日子,使他深深扎根于百姓中,更多的为百姓谋福利。
走出物业办公室,记者看到了物业门前贴着张全奎亲手写的对联,正反映了他的工作态度乃至人生态度:忍辱负重是本分,鞠躬尽瘁为人民。
在物业与居民关系敏感紧张的今天,张全奎用他的理念和实际行动为物业工作人员和小区居民体现了人生价值,传递着一位古稀老人释放的正能量。
见习记者 李羿玫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