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福生从小在汾西县永安镇郝家沟村长大。父亲是个老教师,书法甚好;母亲刺绣、剪纸样样精通,每到逢年过节,父亲及哥哥便给乡亲们写对联,画年画;而母亲则给邻居们剪窗花、绣鞋样。眼看着被烟熏火燎的窑洞被年画、对联、窗花装饰得“蓬荜生辉”,耳濡目染,少年郝福生被这种艺术的魅力深深地感染了。
自小,他就早早地拿起毛笔,跟着父亲临帖、画画,从此便沉醉其中。
后来,郝福生考上临汾师范学校,师从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国画家邓相唐,他的画艺得到了长足的提高。毕业后,他被分配在教育系统工作,但是多年来,一直没有离开画画,其间,除了教育题材,他更多地涉足民间题材,以花鸟为主,为大家画中堂、画条屏、画家具、画镜框……几十年笔耕不辍,锲而不舍,锻炼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底。而他更是从先后加入的多个书画协会组织的联展、笔会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后又入中央美术学院函授班学习三年,勤勤恳恳地用画笔营造着他的花鸟世界。
多年孜孜不倦地辛勤耕耘,郝福生的画艺渐入佳境。他的画以花鸟见长,其高雅的格调、生动的情趣、足够的笔墨韵味、儒雅的的卷气息,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认可,多次参加全国举办的书画大展,获得多个奖项,多幅作品被国内外馆所及个人收藏,他印象比较深的是2003年,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10周年,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参加笔会时,他被主办方特邀上台,当众挥毫;2008年,他的作品《硕果》入选“世界华人庆奥运名家书画大展”,先后在洛杉矶、温哥华、巴黎、悉尼、墨尔本等地展出。
“荷花恬淡清高,且一生奉献社会,除了观赏价值外,叶和藕节可入药,莲籽莲藕为美食佳肴,这些品质使我对荷花的品格充满景仰。”加上小时候看到母亲的剪纸、刺绣很多都是以荷花为题,使郝福生对荷花情有独钟。继而,他又出版了一册荷花专集,意在赞扬荷花的品格和神韵。其作品中的花、叶、鸟、草、水互为映衬,生机盎然,画面语言和谐统一,色彩丰富而不斑驳杂乱。
近年来,郝福生又创作了百虎、百驴、百鸡、百鹤、百蝶、百鸟、百花、百福、百寿等“百”字系列的书画作品。其中,最长的百鸟图长达24.5米长,50厘米宽,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最短的百鸡图也要10米。画作中这些生动的动物形象,来源于他对生活长期细致入微的观察及对资料孜孜不倦的收集。
这些形神兼备的画作各具情态、各富情趣、灵动秀气、色彩柔和,一经问世,便被人“抢走”,其中尤以百鸡图为最。
为了画出好的作品,郝福生常常忘我地投入创作中,有时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经常累得腿脚肿胀,然而,他依然沉浸在艺术的海洋里,乐而忘返。(记者 韩晓芳 实习生 张娟)
【责任编辑: 高卓然】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