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历史

2012-02-16 10:14: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我有缘认识刘恪山老先生,还是在2009年4月上旬,我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黄正东黄河壶口摄影艺术展”期间。10天的展览,至今我还历历在目。每天来参观展览的人是络绎不绝,向我询问的、索取资料的、留言的、合影的,我是应接不暇。美术馆的工作人员惊叹地说:“你的展览人气最旺,天天都吸引那么多人来参观。”
4月6日上午举行的开幕仪式,第二天上午十一点钟左右,我正在接待参观的人,一位老人随后坐到了桌子旁,拿起毛笔,很潇洒地写下了“抒浩然之气传黄河之情”。落款是“刘恪山乙丑之春三月”。我正在琢磨,名字怎么这么熟呀!老先生开口了:临汾市鼓楼南的“红楼国际青年大酒店”就是他写的。继而,告我他在临汾待了十余年。老先生看来参观的人多,我也忙着,就给我写下了他家的地址,叮嘱我抽时间去他家一趟。
4月13日的晚上,我按照刘老给我的地址,去了刘老的家里。刘老住在一楼,听见我敲门,忙把我让进了客厅。我先送上了我的《壶口冬韵》摄影集和我展览开幕仪式的纪念品,刘老高兴地接下,并招呼我落座后,询问了我拍摄壶口瀑布的经历和举办摄影展的情况,勉励我一定要克服困难,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去宣传母亲河、保护母亲河。随后,刘老缓缓向我讲述了他的经历:79岁的刘老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社会名人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副主任。1951年毕业于“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美术部,后分配在东北区团委工作,任东北青年出版社美术助理编辑;1954年调任团中央《辅导员》杂志美术编辑、摄影记者;1958年被团中央错划为“右派”,1959年下放山西临猗县农村劳动两年,而后在临猗县文化馆工作;1964年调临汾地区展览馆任美术总体设计,后任副馆长(算起来,刘老在临汾生活了整整15年啊,也就是说他把青春年华留在了临汾);1979年团中央为刘老改正“右派”问题,撤销处分,恢复原级别,重新调回团中央工作,仍任《辅导员》杂志美术组组长、编委;1989年被评为编审高级职称,1992年退休。
他最擅长水彩写生画、雕漆画、民间工艺美术研究、书法、篆刻,对摄影、美术评论也是他的强项。刘老谈到兴致处,拿出他精心保存的作品和报纸杂志,讲他创作的水彩写生画多次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各大报刊媒体上发表;70年代创作大型雕漆画“黄河瀑布”、“黄河不夜”两次入选“全国工艺美术展览”,还在中国民族文化宫和中国美术馆展出,国内外报刊也多次发表。谈到这,刘老特别说了一句:咱们都与壶口瀑布有缘啊!都因为黄河瀑布的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更为叫绝的是,刘老自60年代以来,在晋南收集民间刺绣原作多件,整理研究并精心摹绘百幅“晋南民间刺绣图案”,以各种画法追求刺绣的质感,几可乱真,博得中外专家高度赞赏。刘老自豪地说,1997年2月中央电视台一台在“夕阳红”中播放了对他的专访;1999年11月山西电视台为他拍摄了“情寄河东”专题播出,介绍他在晋南的艺术活动和成绩,高度评价了他的艺术成就。
更让刘老自豪地是:中国少先队队徽是他于1980年设计的,是目前发行量最多的徽章之一。刘老向我讲了队徽的含义:五角星是我们国旗上的一颗星,火炬代表少先队的热情与希望,象征着少先队员要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崇高理想。
刘老的书法作品端庄、俊秀、优雅,也很受人欢迎。也多次参加全国性和一些国际性的书法展览。在共青城“胡耀邦同志陵园”及杭州西湖、湖北鄂州、深圳、洪洞、临汾、万荣、陕西、湖南、广东、黑龙江等名胜古迹处,均有书法作品刻碑。我知道,在临汾城很多地方都有刘老的作品,以前是只知道其名不知道其人呀。刘老的篆刻作品也是高雅俊秀,曾为国内外名人及友人作印千余方。可惜的是,刘老年事已高,不能再篆刻了;刘老也是一个资深的摄影家。自1951年以来,刘老一直为中国少先队摄影,刘老说他的摄影,镜头只对着少先队员的各种活动。曾在中外报刊发表有关中国少先队活动的照片两千余幅,1993年由希望出版社出版了《阳光下的花朵——刘恪山摄影作品选》画册;2000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刘恪山绘画、书法、篆刻、摄影作品集画册》。
刘老在文艺理论评论方面也是突出的。近20年来,刘老撰写的有关民间工艺美术评论文章多次在《人民日报》等大报刊上发表各种文章约20多万字;尤其是为中国书画大师董寿平写了近二十多万字的评介文章,在中外报刊上和书籍中发表。
刘老还应邀参与了《中国实用大百科辞典》中的美术、书法、篆刻、摄影部分的辞条编撰工作,约有30多万字出版。还出版有《董寿平传略》及《书法教程》(部分)《书画大师董寿平》等。
鉴于刘老在文化艺术工作方面的突出成就,1997年刘老荣获了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及奖金。同时,还被评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先进工作者”,以表彰他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事业所作的贡献。2006年8月1日,《参考消息》报以题为《俯首甘为孺子牛》整版篇幅介绍了刘老的事迹。
不觉得,两个小时过去了。我没有打断老人的叙说,静静地,在聆听一段真实历史,一位老人的一生啊!我感叹时空不能倒转,否则的话,我甘心去拜刘老为师,潜心去做刘老的学生,以充实自己,为社会留下更多更好的作品。
两个来小时的叙说,刘老精神还是很充沛的,我看快11点了,不愿再耽误刘老的休息时间,想起身告辞。可是,刘老说:你等一等,我给你写幅字!立马摆好纸砚,提起毛笔,很潇洒地开始书写。也许我是个孤陋寡闻的人,见到的书法家当场书写的也就几十个,可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也就刘老了。刘老书遒劲的写时动作,就像是在做运动,让人仿佛看到了年轻的他。起笔用笔,一笔一划、一点一捺,是那样的果断、那样的干脆,那样的有劲、那样的潇洒!尤其是刘老年近80岁了,记忆力还是那么超群,片刻间,就为我写下了王之涣登鹳雀楼诗一首:“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落款是“二00九年在乙丑之春欣逢正东自临汾来京于中国美术馆举办黄河壶口大瀑布摄影展获得成功书王之涣登鹳雀楼诗为贺”。还有王羲之兰亭集序词一首:“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落款是“乙丑之春三月欣逢正东来京举办黄河壶口瀑布摄影展获得盛誉兴至书王羲之兰亭集序句以誌其缘。”而且,一气呵成,中间都没有停顿过!细心的刘老,认真地为我盖好印,叠好交与我。我双手接过,就像捧着老人一片心,很是激动。我知道,这是老人对我摄影展的认可和鼓励,也是对我最大的鞭策啊!(黄正东)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一片赤诚为基层

 

下一篇: 火爆的“魔方”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