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乡宁县现在唯一的特级教师,王玉平在乡宁一中任英语教师已经整整30年。30年来,他为乡宁培养了上百名英语教学人才,为高等院校输送了几百名外语专业学生,发表了数十篇教研论文,获得了无数荣誉,每一篇论文、每一座奖杯、每一个奖牌、每一枚证书都见证着他的付出与光荣。他说,他从教书育人活动中获得幸福、从学生的发展成长中获得幸福、从实践性教育研究中获得幸福,无怨无悔,其乐无穷。
趣味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乡宁是个山区县,1982年,王玉平初任教时,由于缺乏师资,初中英语开课严重不足,有的学校甚至因缺老师而不能开设英语课。因此,新录取的高中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他们大多对英语不感兴趣,甚至产生了畏惧心理。
怎么才能培养学生们对英语的兴趣呢?在教学中,王玉平适当降低难度,首先从激发兴趣入手,把许多疑难知识点编成了顺口溜、小诗,重点语法项目趣味化,把单词、词组依其构成规律进行趣味组合,并在教学中介绍英语简史,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差异,活跃了课堂气氛,唤起了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益。在随后的教学工作中,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激发兴趣入手的教学方法也就变成了他独特的教学风格。
30年来,王玉平收集了英语谚语千余条,英语小幽默、短文故事千余篇,西方邮票几十套,英语歌曲百余首,教学中顺手拈来,妙趣横生,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王玉平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延伸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同学们对英语的兴趣日渐浓厚。在他任教的每个班级都办有“英语学习园地”或“英语板报”,紧扣教材,以补缺、解疑为突破口,教师组稿,学生自办,有时刊登学生的日记、短文、书信等,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学英语的兴趣。
每个学年,王玉平都要策划举办两次大型竞赛、英语书写比赛等活动,以期通过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各种竞赛活动,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这类活动坚持了20余年,已经成为乡宁一中英语教研组的一项常规活动。
一位考入东北财大的学生在给他的信中说:“老师,您那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不仅培养了我们的兴趣,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我们学习语言的能力,使我们终身受益。”学生李彩峰也说:“上课时,王老师不仅讲得很好,还总是穿插一些趣味性的故事,歌曲等,寓教于乐,上王老师的课,课堂气氛总是很热烈。”
反思教学:没有反思,想提高教学水平是不可思议的
教师的反思能力是其专业发展与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王玉平认为,教师反思能够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发现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一个老师,应该经常从教学的理念、情感、设计、过程与心得等方面入手进行反思。
王玉平说:“不断地反思,能让我们学会用新的理念、情感指导教学实践,在教学中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让我们敢于怀疑自己,突破自我,习研究别人的长处,在理念上找差距,在教法上找差异,能激活教师的教学灵感和教学智慧,使大家不断探索。”从教30年来,从最初的摸索历练,到理智的教学反思,再到专业的逐渐成长,王玉平成长为一名把教育教学理论与自己教学实践相融合的成熟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反思的实践中,他借助行动研究的方法牞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学生的反馈信息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探讨与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可行性、合理性,促进教学效果、教学效益的提高,同时也不断提高他的教学科研能力,促进自身专业化,锻炼自我发展和自身素质的提升。所以,经常的教学反思,促进了教学相长,并在不断完善着他的英语教学。
激励教学: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
在教学中,王玉平注重激励学生。在他所带的每个班级,每一周他都为班级板报提供一句”老师寄语”。如:Thereisnoelevatortosuccess——onlystairs.(成功没有电梯——只有楼梯)Belief!Onewithbeliefcanbraveanystorm.(信念!有信念的人经得起任何风暴)这样的寄语是诚挚的激励,是一个个引导学生迈向人生目标的路标。
而课堂用语,则是激励战士激激情斗志的冲锋号。通过平时积累,王玉平精雕细琢,总结出在教学中常用的100句赏识用语,在课堂上激情使用。如:Youarereallyimproving.(你真的提高了)这样的课堂用语一语胜千言,就像丝丝雨露,滋润学生的心田;就像缕缕缕光,给学生以灿烂。师生情感融为一体,课堂气氛融洽和谐,教学效果非同一般。
学生文涛对此深有体会,他说:“王老师眼里没有差生,他上课不强调成绩,只强调知识点,经常会鼓励成绩不理想的同学站起来,大声说,并鼓励他、表扬他,从而锻炼同学们的自信心。”作业是学生落实知识的重要一环。而作业的批改用语,又是老师们鼓励学生、增进师情感的重要载体。王玉平通过所用的句型、词汇,客观上给了学生一个运用英语的机会,同时又传达了老师的情感激励。如:You’vedoneagoodjob.(你做得很好!)Welldone牎Trytobebetternexttime牞willyou牽(再努一把力!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这样的激励给学生注入了学习的活力,拉近了师生的情感。他说,只要教师善于锤炼,善于用心,优秀的作业批语定会成为师生沟通的精神桥梁,从而为教学争光添彩。
激情教学:教学激情是优秀教师的灵魂
没有教学激情就不会有完美的教学。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把课程中最有价值的内容生动地展示给自己钟爱的学生——这就是教学激情。王玉平一直这样认为,教学激情是教师对学生爱的自然流露,是上课时的满腔热情,是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是教师对教学过程充满自信的表现。一堂课有了激情,将散发刻骨铭心的力量,多年之后,学生从老师那里所学到的知识也许会逐渐丧失了适应性,但是,这位老师的生活热情、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却能一直鼓舞和影响学生。教师的教学激情向学生传递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不断进取,不断断完善身的生动丰富的人物形象。
王玉平常以一位优秀教师的一段话来激励自己——也许辛勤的汗水,无法让你的人生繁花似锦,但足以让人尊敬与钦佩;也许执著的奉献,无法让你成就伟大与不朽,但是足以让你的人生活出一段精彩!他常常这样对青年教师们说:“为了让教学充满激情,成为点亮学生人生的火把,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心灵阳光、激情四溢的人吧!”
教学精神: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期待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儿时因病致残,注定王玉平的一生要经历更多的磨难,但每一次的磨难历练都使他更加坚强。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身患残疾的王玉平,双腿也疼痛不已。为了不耽误上课,他硬撑着,希望能顶过去,可是,病魔却不理解他。
那天,在上下午最后一节课时,一阵阵钻心的疼痛从脚下直钻王玉平的心窝,他在学生的搀扶下来到了医院。当他在医院的急诊室脱下左脚的袜子时,脓水已从脚背上流了下来,经诊断被确诊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省城两位很有名的骨科专家说,骨髓炎是医学上的一大顽症,根治的唯一办法就是截肢。
这话就像晴天霹雳击在王玉平的心上,走出医院大门后,他扔掉双拐,再也忍不住地放声恸哭:“怎么能截掉我的腿?这不是让我再不能站上讲台上上吗?”为了治病,在父亲的陪伴下,王玉平寻遍了省内县外的名医专家,尝尽了多种药物的辛辣苦涩,经历了一次次的手术痛苦。终于,他的腿保住了,却留下了严重的残疾。
病情稍有所好转,王玉平就向领导申请重新代课,毅然柱着双拐,一边治疗,一边拖着不时疼痛的腿走上讲台。由于得病时间长,吃药多,他的身体又虚又胖,上楼时总是气喘吁吁,汗流满面,可当他一走进教室,看到同学们那一张张笑脸时,立刻便有声有色地开始上课,同学们不知道,王老师的腿有多疼。
30年来,病痛一直在折磨着他。四季变幻,阴晴交替,都会对他的病痛产生影响。疼痛轻微时,家人给他揉搓按摩;疼痛剧烈时,热敷酒洗,熬药打针。他没有因为病痛请过一天假,误过一节课,他几乎把全部的心思,都倾注在学生身上。
“情感是师生之间的一座桥梁。它连着师生的现在,也连着他们的未来。而这种连接的短暂与久远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情感投入。”王玉平坚定地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期待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感受到积极的期望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这种情感所激起的波澜,会使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倍觉可敬可亲。他们就会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把这种教诲转化为行动,变为努力学习的动力,从而实现教师对他的期望。
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岁月流转,时光穿梭。30年来,王玉平老师躬耕在三尺讲坛,播种希望,播种幸福,笑看幽谷飞香,桃李芬芳……
编后:能经得起多大风雨,就能担得起多少赞美,这样的句子,用在王玉平身上一点也不过分。在记者3000多字的描述里,王玉平的执著与斗志重重重地响我的心门。
试问,你是否能如此坚强地面对自己略显残缺的人生?你又是否能在困难的道路上顶着大风前行?我们常常常会抱怨生活困苦,抱怨上天的不公。但,面对王玉平的人生,我会真挚地称呼其一声:“王老师!”
【责任编辑: 杨国良】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