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纲,霍州市委书记,因倾情民生、重视信访而被许许多多的普通老百姓关注和了解。然而,在霍州更让人称道的是他对贫困家庭孩子们的真诚关爱。让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们享受父亲般的关爱,让他们都能沐浴到党的阳光,幸福、快乐、健康的成长、成材。
“我又能上学了”
2009年8月20日,16岁的闫鹏丞一扫脸上的悲愁,终于如愿以偿地跨进了霍州一中的校门。这个因交不起学费而差点失学的孩子,心里默默地感念着一个人,他就是时任霍州市市长的陈纲。
闫鹏丞的父亲闫亚明是原霍州市陶瓷四厂的下岗职工,2007年,闫亚明被发现身患尿毒症,生命濒危,虽在社会各界的捐赠帮助下成功进行了肾脏移植手术,但每年6万多元的排异治疗费用,已让家中举债20多万元。
闫鹏丞虽然因父亲患病思想上有所波动,但他仍努力学习,2009年,他达霍州一中计划内扩招分数线。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全家人又喜又愁,喜的是孩子考上了重点高中,愁的是12000多元的学费,家中根本无力承担。
家庭的实际情况,巨大的心理压力,让闫鹏丞产生了弃学的念头。父母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无奈之下,他的母亲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找到陈纲市长请求救助。看了求助信,了解到闫鹏丞的家庭情况,陈纲动情地说:“这个家庭太苦了,孩子太苦了,一定要让他上学!我们党执政就要为民,就要始终关注贫困家庭,帮他们渡过难关,过上好日子。决不能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他当即批示,建议学校免去了12422元的学杂费。
跨进校门的闫鹏丞激动地说“因为陈市长的关心,我又能上学了!”
在当年的霍州市爱心助学大会上,陈纲以市长的名义向全市人民郑重承诺:“绝不让一个霍州孩子因贫困而失学!”其言凿凿,掷地有声!
“我会感恩的”
朱勃陶,一个花季少年,因为没钱,只能徘徊在医院门口等待死神的降临。这是怎样一个家庭呢?五年间,先是祖母患乳腺癌,后是叔叔患肝癌去世,祖父遭变故再患脑出血,他的父亲因伺候叔叔也患了肝炎。“屋漏偏逢连阴雨”,十六岁的他竟不幸患上了布加氏综合症。这种全世界百万分之一机率的怪病,把这个困难不堪的家庭再次推向绝境。仅先期检查已使他家负债累累,做手术所需的20万元更成为遥不可及的天文数字。
“尊敬的陈书记,绝望之中,我们全家想到党和政府,想到了您……”接过浸着泪水的求助信,陈纲扶起欲将下跪的父子,坚定地说:“你放心,党会管,政府会管。”他以腿为桌,当即批示:请民政局立即核实情况,是否符合大病救助条件,或用其他方式救助。
下乡途中的陈纲,思绪仍萦绕在刚才的情景之中,父亲无奈、焦急的神情,儿子绝望、无助的眼神,深深地剥蚀着这位市委书记的心。“孩子必须得到尽快救治!”他用手机拨通了教育局、民政局、红十字会、卫生局等几个单位主要领导的电话:“请你们立即核实朱勃陶的情况,并拿出具体救助意见,下午三点教育局会议室专题研究!”
下乡归来,陈纲顾不上休息,直接来到教育局会议室。他开宗明义:“这个孩子,我们一定要管,一定要帮,请大家谈谈具体办法。”他态度明确,不容置疑。这时,一位参会的领导悄悄给他发了一个信息:陈书记,是否慎重些?类似情况不止这一家。陈纲看完短信,顿了顿,大声表态:“谢谢同志们善意的提醒,但身为霍州的父母官,绝不能见死不救。”
随后,他一个单位一个单位苦口婆心地做工作,商量救助款项。那恳切的言语、真诚的态度,不像是市委书记,倒像是孩子的父亲在恳请大家帮助,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染、感动。会议结束时,二十万元的救助款有了着落,第二天就全部到位。朱勃陶的父亲望着陈书记为他“化”来的一叠叠钞票,满眼泪花。他在心里默默地说:我会感恩的!
一个月后,朱勃陶顺利手术,他躺在病床上,给陈纲书记发来短信:“敬爱的陈书记……您给了我亲人般的关爱,没有您,就没有现在的我……在您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精神、一种情怀,更感受到无穷的力量和温暖,谢谢您,陈书记。”
陈纲回信:“孩子,这是我份内之事,现在你好好养病,将来努力学习,报答父母和社会。”从此以后,人们发现,陈纲书记下乡更勤了、更多了,而且走访的多是农村困难家庭和破产下岗企业的困难户……
不久,霍州市出台了对全市双亲亡故、单亲亡故、父母一方卧病在床、本人有重大残疾的四类家庭困难学生和农村80岁以上老人的固定救助办法。从此,霍州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们都得到了固定政策的帮扶救助。
“贫困家庭的学生,只要符合救助条件,不用找熟人说情,不用找领导批条,只要写个申请经核实无误就可以得到救助。”老百姓用他们的理解,通俗地解读了这种办法,也表达着对这位民生书记的信任、感谢和拥戴。
“我有比爸妈更疼我的人”
家住库拔村的孤儿杨云飞,三年来真切地体会到了陈纲书记那父亲般的关怀,端午、中秋、国庆、元旦、春节,陈纲一年五次到他家,端午送粽子,中秋拿月饼,换季买衣服和学习生活用品,春节前,还要把他接进城内洗回澡。这个从小失去双亲的孤儿,见人就说,“我没有爸妈了,但有比爸妈更亲更疼我的人”。
这还得从2009年霍州市出台的救助困难群体的事说起。2009年夏天,霍州市出资300余万元对全市双亲亡故、单亲亡故、父母一方卧病在床、本人有重大残疾的四类家庭困难学生实施固定救助。为了更好地保障失去父母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健康成长,陈纲提议,由每位市级领导包联帮扶一个双亲亡故家庭的孩子,给予他们物质和精神全方位的关爱帮助,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杨云飞小同学双亲亡故,成了陈纲包联帮扶的对象。
看着孩子的情况介绍,联想着孩子的不幸遭遇,陈纲的眼睛湿润了,心里生疼生疼的。初冬时节,大雪突降,寒气逼人。“孩子有过冬的棉毛衣吗?”小云飞的冷暖牵动着市委书记的心。陈纲冒雪来到了杨云飞家里,为他送来了防寒服和学习文具,并把写着“不幸应该成为你通向成功的垫脚石,应该使你更加努力勤奋,更加自强不息”赠言的字典郑重交到了杨云飞手中。接过陈书记赠送的字典文具和救助金,小云飞和他的爷爷感动得泪流满面,泣不成声。陈纲把瘦弱的小云飞揽在怀里,细看衣服厚薄,询问学习成绩,还不时用他那温暖宽大的手掌抚摸孩子的头。陈纲搂着小云飞,小云飞偎依在书记伯伯怀里,俨然一对父子,其乐融融……阵阵暖流浸入小云飞的心田,他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和幸福,久违的笑容挂在了这个不幸孩子的脸上。
过春节了,陈纲专门把小云飞接到城里,给他买合身的新衣、过年的鞭炮,安排他洗澡,还带他到宾馆吃饭。有人问起,陈纲书记笑着说,这是我儿子。
“……我有爸爸了……他不仅关心我的学习,更关心我的成长……他不仅给予了我物质帮助,更给予了我精神鼓舞……使我和其他孩子一样幸福、快乐地生活……”这是以前连话都不敢多说的小云飞在霍州市中小学演讲赛上发自肺腑的心声,更是真情的流露。
人们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作为30万人父母官的陈纲,给予了许多素不相识的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其情可感,其义可敬,其心可赞。这是共产党人超越血缘的至善大爱,是不负重托的无私真爱,更是执政为民的职责坚守。如今,市委书记和他孩子们的故事,正在古霍大地延续着,传颂着……(通讯员 刘薛平 周霍津)
【责任编辑: 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