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的李国富是一位普通的退休老师,自从1994年退休以后,常年穿着一身旧衣服,骑着一辆很旧的摩托车,自带干粮和水,十几年如一日跑遍了洪洞的每一个角落,穿行于深山寺庙之间,拓碑帖、拓金石、揭牌匾,完成了《洪洞金石录》,轰动了全国金石界,这位古稀之年的老人为抢救和整理槐乡文化,默默奉献着。
近日,记者走进李国富家中,浓浓的墨香扑面而来,宽敞的客厅内用来处理拓片的家具就占了一多半,他称其院为“金石宅”。谈及名字的由来,他说因为金石指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经书、石头之类的器物,而拓碑更是他一生中为之奋斗的事业,故命名为“金石宅”。自从退休后,他不光退而不休,而且充分发挥人生余热,只要是洪洞县城内的地名,听说过的要去实地考察,没听说过的更要去找。多年来,相继出版了《洪洞古今雕刻》《洪洞碑帖》《洪洞金石录》等多本书籍。
曾经 他与死神擦肩而过
2007年夏天,李国富去洪洞曹家沟村拓碑的经历让他至今难忘,回想起当初的情景,仍旧心有余悸。
那天一大早,李国富就骑着摩托车从家里出发了。在曹家沟村拓完石碑,在返程的途中,路过虎林山,他早就听闻深山处有一座老庙鲜有人迹,便想趁着这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多拓一块石碑。但转念一想,村里的老人说山里的树林非常茂密,而且经常有老虎出入,非常危险。况且他独身一人,不敢贸然前往。最终,对拓碑的执著让李国富怀着忐忑的心走进了深林。
刚一进树林,高大的松树柏树在风中左右摇摆,树影斑驳的森林显得格外阴森,李国富全身瞬间起满了鸡皮疙瘩。离寺庙越来越近了,他心中不免大喜,就在这时,台阶后传来一声刺耳的尖叫声,李国富生平从未听到如此恐怖的声音。他硬着头皮前去一看,只见一只一尺多长的松鼠,迅速钻出石头堆跑了。李国富擦拭着头上的冷汗,原来是虚惊一场。
在虎林寺中拓完碑后,天空飘起了雨点,李国富便加快摩托车的速度,往回返。途经管庄村时,雨势渐大,豆大的雨点让他看不清前方的路况,便想掀起头盔前面的挡风玻璃。但路面太湿滑,摩托车的前轮胎碰到了泥里的石头,方向失去了控制,瞬间连人带车摔倒在地上。就在这时,紧跟在身后的一辆汽车与李国富擦身而过,幸亏我被摔到了路边,否则,我今天就不会坐在这里了。”这一摔把摩托车的挡位器和脚踏板都摔坏了,膝盖也摔破了皮,李国富想,要是这般模样回去,妻子和孩子肯定不会再让他独自出来拓碑。于是便找到附近的摩托车修理铺,给家人打了电话,称自己还在外地需要几天才能回家。后来,他在官庄村待了两三天,走路正常了才启程回家。路上,李国富心里想着的是,保证正常拓碑比什么都重要。
还有一次,李国富去万圣寺拓米芾的“第一山”,因苦于手边没梯子,他便把邻村生产队的平车倒过来,高度正好合适。随后,李国富来到万安石牌楼前,高达15米的对联让他顿时捏了把汗,最终将三个梯子搭在一起,组成了自建云梯,才成功拓得这副珍贵的对联。在李国富的拓碑生涯中,虽然每次都是自己一个人拓碑,但是也不乏有好心人帮助。他说:只要你是做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家乡的事情,无论走到哪儿,都会有人帮你。”
拓碑 退休金是活动经费
李国富老人一个月挣2400元,除了基本的吃喝费用外,其余全部用来发展拓碑事业,大大小小的拓片堆得满屋子都是。他说:我能把拓片坚持下来,全靠家人的支持。每次我拓片归来,妻子就负责将拓片熨展,照相、保存。儿子、儿媳负责装裱,常年累月下来,由于长时间前倾弯腰工作,妻子的背也驼了。”“能帮他干喜欢的事,也是全家人的快乐。”妻子插话说。
李国富自幼聪明伶俐,心灵手巧,8岁那年就用毛笔照着报纸写黑体字,用泥团捏娃娃及各种动物,形态活灵活现,人见人夸。在上了初中之后,他每逢上学回家,总会把清代知县焦志恒为牌楼上写的“东义村”三个隶书大字匾额看了又看,临摹了又临摹。即使后来参加了工作,闲暇时间变少,但他依旧会抽空写写毛笔字,临临碑帖。
“退休以后才是人生的黄金时间,因为这个时候阅历丰富了,也自由了,可以尽情的释放自己,大把时间可以用来做我多年没有时间去做的事情。”平日里,李国富随身带着笔和本,听到别人说出陌生的庙宇总会细心记下来,随后便去寻找残碑。
虽然获得奖杯无数,但其中一个写着“感动中国杰出文化传承人”的奖杯是最让李国富感到有意义的。他说:这个奖杯是有一定文化含义的。我不讲究个人收入多少,只追求付出,趁现在脑子还清楚,一定要为故乡多做些事情。”
执著 宣传家乡乐此不疲
拓碑是有很多学问的,并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学会的,失败往往在所难免。如今,李国富即将步入耄耋老人的行列,但依然门庭若市,经常有人向他请教。
在数十年的拓碑生涯中,李国富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拓碑方法。把墨汁直接洒在石碑上,再往纸上拓碑,黑色往往会不均匀,字迹失真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字迹的方向是相反的。他神秘地笑了笑说:我今天就把小窍门告诉你,有方法很简单。”首先把石碑洗干净,擦干后,将宣纸铺在石碑上,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将宣纸提前蒸一下,提高宣纸的韧性。接下来往纸上喷水,直至微微潮湿为准,注意一定要将纸上的水喷匀,再拿一个小刷子将宣纸扫展,让纸有了延展性以后,整个手掌着地,拍打纸面,或者可以将毛巾卷成卷,在纸面上来回滚动,这样一来,有字的地方就会凹下去,最后用墨宝在纸面上轻拍,这个步骤也一定要注意墨汁的均匀,一般重复两遍。
目前,李国富正在整理一本《金石情》书籍。在这本书里,有他亲身经历过的故事,有帮助过他的朴实农民,还有一些收集、拓片过程中的日记,更有槐乡大地古今雕刻:包括民宅里的石头、砖、木料等雕刻建筑艺术,还有名胜古迹等,这些都是他记忆中最弥足珍贵的部分。“这些都是洪洞特有的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在人们记忆中消失。趁我现在身体还行,把它拓下来留给后人,也算是对家乡的一种回报。”采访结束时,李国富深有感触地说。(王隰斌 弓佩玉)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