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阴村的『富民路』

2012-08-31 08:11:00 来源: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上官建国)汾阴村是曲沃县西部边缘坐落在汾河东岸的小村。村中从东到西有一条长300多米、宽约四五米的黄土大街。在大街的两旁,散居着几十户盖有高高矮矮房舍的农家,一条条弯曲而狭窄的小巷延伸到各个农家门前。每年春和景明的日子,大风卷起街巷上的浮尘漫天飞扬,迷得人张不开眼,村庄的天空和地面全是灰蒙蒙的一片混沌;在霪雨霏霏的季节,大街小巷积水成潭,常有行人和车辆深陷其中苦苦挣扎,骂雨、骂路,骂村干部光知道拿补贴不给群众办实事。这些,都构成偏僻小村往日并不赏心悦目的街景。
行路难曾影响了村民的经济收入。2001年清明节,高显镇汾阴村村民晁大文在自家承包地上种了8亩西瓜。他说:“我真的穷怕了。仅靠种粮食难以赚大钱,改产种瓜菜兴许会发财,让家里人的衣裳穿的时尚、碗盘中的饭菜更丰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晁大文和妻子舍得力气和金钱投资,吃住都在瓜地,没日没夜地辛苦劳作。3个月后,满地西瓜长得个大形圆,鲜红的瓜瓤又沙又甜。瓜贩与他签订了2500公斤的销售合同。晁大文当即雇人摘了瓜,用牛车拉回家,准备第二天送往市场瓜贩处去掘“第一桶金”。后半夜下起一场大雨,村中的街巷全是黏糊糊的黄胶泥和浑浊的水坑,牛车送瓜根本无法行走。那场雨下了停,停了又下,接连五六天不放晴。“那么多的西瓜,在雨地里被淋得乱放炮。我少收入4000多元不算,瓜贩子还以违约为由把我告上了法庭,被罚了400多元”。说起痛心事,晁大文直抹眼泪,“这都是村中道路发展落后惹的祸”。
2004年,镇党委、政府向各村发出指令:一村硬化一条主街道,连村委和学校。汾阴村干部闻风而动,但腰里没“板”,说话嘴软,仅能组织党员干部和积极群众义务投工建路。将那300多米的主街道拍平、碾实,铺成沙砾路。行人、自行车和摩托车行走方便了,但运输村里品牌莲藕的大型货车串村行驶仍然受到限制,条条小巷雨天依然泥泞。2005年冬,曲沃县实行“村村通油路”工程。汾阴村的主街道和通往县城道路,在专业筑路队的手中,变成亮汪汪平展展的预制水泥路,而且一切开销全由政府负担。晁大文乐了,“党和政府给咱百姓修了幸福路,我从心底里感激。当年的好西瓜运不出村的悲剧不会重演了。我放开胆子一下承包了30亩莲藕田!”他买了汽车,春夏侍弄藕田,冬季挖藕卖藕,每年都赚数十万元。
去年8月,省政府强力推进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曲沃县采取政府负责、职能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作、社会各界参与的方式,确保全覆盖目标如期实现。今年7月,汾阴村的街巷硬化同其他村一样实现了全覆盖。
如今的农村街巷,晴天路面无尘,雨天不再泥泞,晁大文和他的乡亲们在闲暇时间徜徉在村间大街小巷,开始向幸福出发。

  【责任编辑: 高卓然】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