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秀美山川

2013-06-28 09:31:40 来源:

    在隰县黄土镇磑沟村境内,吕梁山脉巍峨蜿蜒,紫荆山麓绵延前行,大自然鬼斧神工之处,拥有华北地区最大的油松种子育林基地——上庄油松种子园。目前,该园隶属于省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自1972年建园以来,共累计营建初级无性系油松种子园1301亩、试验林1155亩、母树林1700亩(其中油松母树林1000亩、华北落叶松母树林700亩)、油松采穗圃75亩、油松种质资源收集区60亩。先后多次光荣成为“部、省联营林木良种基地”,并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首批“全国重点油松良种基地”。
    6月17日,在该园副主任朱松林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山脊之上郁郁葱葱的油松林建设场景。站在山脚下,一片片松树林按照原产地标识,有条不紊地整齐排列着。在夏日的映照下,格外引人注目。对此,朱松林介绍道:“这个种植园集中了吕梁林局几代人的智慧和汗水,所有原始树种均从省内外各主产区优中选优,精挑细选而来。在海拔1570米至1930米的群山之中,错落有致地广泛分布、健康成长。在这里,阴坡的天然植被主要以桦、栎等天然阔叶林为主,非常适宜油松开花结果,因此,被老一辈林业人选为油松种子园基地。目前,良种基地建设面积达4000多亩。”
    上庄油松种子园,从一开始,就按照区域性、系统性、重点性、特色性、试验性的五大建园方针,千方百计从各地引进树种。谈起当年的创业历程,朱松林感慨万千。他激动地说:“由于父辈的原因,从小就在林子里长大。当初建园时,派出多个选种小分队,从吕梁、太行、太岳、中条、关帝五大林区油松天然次生林中,沙里淘金,一遍一遍地梳理,采取4株大树法选择了1125个优良母树的接穗,共嫁接完成了569个优良油松无性系用于建园。同时,运用髓心形成层贴接和髓心合接两种方法嫁接。所有树苗共分为30个大区、325个小区,每小区面积为4亩,株行距为5米×5米,按指示数法和完全随机排列法配置无性系,全力发挥杂交优势,全面改善良种遗传品质。那时候,大家吃住都在林子里,为选一棵好树种,往往要翻山越岭,跋山涉水。那日子,苦呀。”说着说    着,朱松林早已热泪盈眶。正是在一代又一代护林人的坚守下,目前,该园区油松林平均树高达10米-14米,胸径达16厘米-25厘米,年产分系号良种400公斤、混合良种1600公斤。
    从华北落叶松到兴安落叶松,从日本落叶松到长白山落叶松,从欧洲落叶松到西伯利亚落叶松,上庄油松种子园的建设者们不畏艰难,迎难而上,舍小家为大家,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使30多个种源试验林在此安家落户。谈到这,朱松林说:“作为我们这一代人,要以老一辈林业人为榜样,建好林、守好园,搞好科研,为国家培育出更多更好的优良松树林。”朱松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多年来,在他的带领下,该园科研机构攻坚克难,多次荣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通过实践,先后发表了《油松不同种源苗期变异》、《油松针叶树扦插生根规律初探》、《油松良种基地建设的思考》等十多篇科技论文。此外,培育出多个松树良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面对未来,朱松林豪情万丈。他说:“干一行爱一行,这辈子就是要与林业为伍,把青春和汗水献给眼前的这片林子,努力建成华北地区科、属、种丰富的油松生态林。同时,要进一步引进保护树种,使生态、群落与松林相稳定,基本满足植物学、树木学教学实习和科研活动需要的专业平台。目前,在油松科研项目上,已完成了油松种子园升级换代项目、种子园2011年至2020年森林经营方案,我们将再接再厉,为全省油松林研究和育种做出应有的贡献。”鲁剑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