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元文忠)蒲县是临汾西山片区的资源大县,近年来,该县紧贴农村实际,以转型跨越为抓手,抓住农村实用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等环节,建立了整体联动、选育结合、政策激励的农村人才工作机制,形成了一支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建设新农村人才队伍。
健全机制“选”好才。制订《农村实用人才选拔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和农民技术人员四类农村实用人才标准。建立由县委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组织部牵头抓总,农业委员会具体负责和相关成员单位协同配合的网格化领导模式。
采取县委、涉农部门和乡(镇)分级选拔管理人才办法,实行动态管理机制。目前,全县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累计达1863人。
拓宽渠道“育”好才。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采取专题培训、下发科技信息、发放光盘等形式,注重把党员群众中致富能力强的培养成农村实用人才。
充分利用县农广校、农村党员电化教育活动室、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等教育培训阵地,培育“土专家”、“田秀才”。目前,已举办技术技能培训班38期,培训农村能人2836人;分批组织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到省内其他县市等地跟班作业、学习培训;组织32名农村实用人才赴外考察学习提高。
规范管理“管”好才。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将其基本情况、技术特长、技术成果、培训情况、发挥作用情况等登记造册,分类管理。县直相关部门分别组织经验丰富的“土专家”、种养殖大户、学用科技典型及回乡的外出务工技术人员,定期不定期开展农村科技知识示范讲授活动,及时总结经验、交流推广,以期推广一项新技术、培养一批新人才、带富一方农户。
搭建平台“用”好才。开展实用人才帮带科技示范户“1+1”帮扶活动,最大限度发挥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对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创业能力强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作为村级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组织发动农村实用人才与农户结成帮扶对子,通过帮技术、帮信息,提高普通农户的致富本领,加快致富奔小康步伐。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