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气象局:舞好信息“指挥棒” 服务麦收“粒归仓”

2016-06-08 10:14:2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服务“三夏”支农小分队为村民送上最新的天气信息

  临汾新闻网讯 常言道,麦收天,龙口夺食。每年的6月,我市的麦收工作便从侯马、曲沃一带开镰,从南到北推进,最后到霍州、安泽一带扫尾。在每年的麦收期间,提前预测“老天爷的脸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天气预报就成了村民们最要紧的事情。6月6日,市气象局的服务“三夏”支农小分队来到了侯马市上马办事处的斗龙沟村,为这里准备麦收的村民送去了近期的天气预报,指导村民抓紧农时,趁着好天气赶紧颗粒归仓。

  “我们在和老天爷赛跑呢,趁这两天没雨,要赶快把粮食装进口袋……看天气预报说,明后天有阵雨和雷阵雨,今天一早我们就到地里了,中午都没顾上吃饭,把这几亩地收了才放心。”斗龙沟村的一位村民说。

  目前,我市麦收工作已经从南至北逐步开展。尤其在侯马、曲沃一带,许多联合收割机马不停蹄地赶到了田间地头为农民抢收。刚从运城赶到侯马的联合收割机司机刘师傅告诉记者,他们从河南到运城再到临汾,一路北上为农民抢收小麦,有的时候为了避开阴雨天,晚上还要加班。

  斗龙沟村村民李春生说,麦收的时候,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天气变化。我们每天都要看天气预报,看完中央台的看地方台,生怕到手的麦子收割不及时打了水漂。天气预报说今年麦收期无连阴雨,我心里踏实多了。”李春生介绍,他最近用手机下载了一个天气预报软件,上面发布的天气预报很及时,只要一有阴雨天气,手机就会提示预警。

  市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全市的4门三七高炮、17个县(市、区)的所有火箭发射架和作业人员均已进入临战状态,炮弹”准备充足,他们将尽全力做好麦收期间防雹减灾工作,最大程度减轻自然灾害对麦收工作的影响,力保今年小麦丰产丰收。

  在尧都区土门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尧都区气象局和尧都区人武部的工作人员正忙着调试4门三七高炮。麦收天,午后的天气十分闷热,不一会儿,豆大的汗珠爬满了调试人员的面颊,身上的迷彩服也早已湿透。尧都区气象局局长丁锐钦感慨道,气象局与人武部联合防雹保麦收,今年已是第15个年头了。每年进入麦收期,我们都会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开展此项工作,为的就是让农民安心地做好夏收。”

  据了解,近期降水天数较多,气温偏低,将造成麦收期较往年推迟3-5天,但麦收期间我市无连续的阴雨天气过程。气象部门建议麦收区各县(市、区)做好麦田管理,及时抢收晾晒,提醒有关部门预防强对流天气可能造成的灾害。

  “保民生、保麦收是气象部门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只有各级气象部门下大力气,提高气象预警信息的覆盖面和有效性,努力缩短气象服务与农民之间的距离,才能真正发挥气象信息‘指挥棒’的作用。”在6月1日的服务麦收新闻发表会上,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市气象部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气象服务领域还需大力拓展,任重而道远。

  记者 郝海军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