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乡村夜晚

2014-01-23 08:38:19 来源:

“从村北到村南都装上了路灯,该亮自动亮、该关自动关,还不用废电。咱现在也和城里人一样了,夜里出门再不摸黑了!”乡宁县双鹤乡崖底村是全市农村街巷太阳能亮化工程任务村之一,在与孩子的通话中,崖底村的冯大伯诉说着村里的变化,不禁笑逐颜开。

2013年,我市为把农村街巷太阳能亮化工程这件实事办实、好事办好,坚持以质量为魂,凝心聚力、狠抓落实,1928个村的38560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了广大农村百姓的心田。随着一批批道路新建、亮化工程顺利实施,许多乡村的夜晚从此更加迷人。

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全市成立行政村街道亮化工程领导组,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任务。各县(市、区)吸收乡镇、村干部参加,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市、县、乡、村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形成了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

围绕工程质量,市亮化领导组还研究出台了《临汾市行政村街道亮化工程实施方案》《临汾市行政村街道亮化工程组织流程》等文件,建立工作简报和工程进展情况周报制度,随时全面掌握工作动态、及时解决存在问题、扎实推进工程实施。

市县两级工作人员坚持节假日不休息,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行各自的工作职责,全力抓质量、抓工期、抓进度。

市亮化工程质量组先后深入17个县(市、区),采取听汇报、查资料和重点抽查的办法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针对施工安全生产责任机构质量管理资料不健全、基坑深度不达标、路灯选址不合理、建设材料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工程质量组及时下达整改意见通知书,并对亮化工程质量和资料收集整理提出明确要求。

同时,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建立完善质量监督跟踪机制,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选定示范村,规范操作、严格质量,每个主要环节都要验收签字确认,达标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程序。针对工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全市积极开展督查检查,及时解决了在组织协调、资金落实、工程进度等方面的问题。分组深入浮山、古县、安泽等6个县(市),对亮化工作的组织协调、工程进展和资金拨付的情况开展督查,有效确保了亮化工程的顺利实施。

如何能使路灯竖起来、长期亮,也是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市县两级在加快工程进度的同时,把长效管护机制的建立放在首位,对亮化工程“一村一档”和路灯管护长效机制等进行了统筹安排,力求做到与亮化工程实施同步进行。同时,严格验收标准,17个县(市、区)都建立行政村路灯管护长效机制、制定管理办法、确定专职路灯管护员。农村亮化工程这一惠民工程照亮了千家万户,而随着长效管护机制的建立,乡村的夜晚将更加美丽。记者段小婷 实习生杨茜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