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县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2010-06-11 10:20:00 来源:


近年来,隰县按照新农村“二十字”方针要求,大力发扬老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五个“靠”为抓手,多措并举、多轮驱动,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靠配套产业加快新农村建设。该县结合试点村、重点推进村的分布情况,按照“垣面梨果、沿川瓜菜、沟坝粮田、城郊商贸”的格局,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施了以梨果为主的产业配套建设,保证了农民的长远致富和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发展,形成了7大垣面的果品规模生产带,全县干鲜果树面积达25万亩。梨果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经济基础,带动了新农村文艺舞台、支部活动室、健身广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此外,他们在不适宜发展梨果的试点村、重点推进村,因地制宜发展烤烟、优质小杂粮、设施农业等产业,在城乡结合部、乡镇所在地村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繁荣市场,搞活流通。
二是靠整合资金加快新农村建设。该县本着“穷县办大事,没钱也办事”的精神,扬长避短,广开渠道,一方面对水利、林业等涉农资金进行整合,捆绑使用,重点倾斜试点村、重点推进村,集中连片建设;另一方面整合部门资金,组织各单位与各村结对子,一对一帮扶,帮助建设新农村;其次是整合社会资金,动员全民参与;再次是积极整合撤乡并镇和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后的各种闲置资产,变废为宝,全力推动“五个一”工程建设。
三是靠发动群众加快新农村建设。该县充分发 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民建、民办、民用、民管、民做主、民受益”的原则,对于产业发展、村庄规划、资金筹措等,都通过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或“一事一议”的办法,大主意由群众拿,干不干群众自己定,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农民建设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靠典型带动加快新农村建设。该县注重培养先进,注重发挥典型村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多次召开新农村建设观摩会,组织各村巡回参观,进行现场观摩、现场教育、现场引导,让农民亲身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有效地激发了广大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热情。
五是靠创新机制加快新农村建设。该县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实行县领导定点包乡联村,包项目、包资金、包协调运作,一包到底;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汇报、一月一通报的工作机制,确保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对新农村建设进行动态管理,在检查、考核中不但看新村庄,而且要看已验收的村庄,不断提升建设标准,不断进行巩固、完善、提高,确保建一个成一个。(通讯员 梁云云 张瑞强 王红)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