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奋战保家园
——“抗战岁月”篇之曲沃县
临汾新闻网讯 在曲沃县杨谈乡石桥堡村的一个农家小院内,东侧依崖而挖了七孔土窑洞,崖壁上方的二三米处,生长着茂密的酸枣树。小院南侧的石桥堡革命纪念馆内,摆放着抗战时期使用过的一部分展品:土枪、大刀、长矛、罩子灯……“我常听长辈们提起,在抗日时期,我家就是曲沃地下县委和北方局一个联络站,一些领导就在我们家办公。”史光勤对记者说道。
7月3日,当记者亲眼目睹石桥堡地下县委旧址,仿佛时光已倒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曲沃,史称“天府雄风,三晋重地”,境内有汾河自北向南蜿蜒而下,浍河、滏河由东向西穿境而过,同蒲铁路、大运一级公路贯穿南北,侯月铁路、阳侯高速公路并行东西。
它北接临汾,南接运城,东连上党,为晋南之要冲,历朝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
1938年3月2日,日寇侵入曲沃,铁蹄所至,无恶不作,从城内工商业到广大农村,都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曲沃人民遭到空前未有的亡国惨祸,群众在日寇的铁蹄下苦不堪言。
罪恶累累 铁证如山
“第一次见到鬼子是在1938年5月的狄村伏击战中,他们一个个穿着黄色的呢子大衣、牛皮鞋,我亲眼见证了他们杀人、放火的一切恶行,心里非常气愤,发誓一定要亲手打死这些鬼子!”对于侵华日军的残酷暴行,93岁的决死八总队战士常崇寿至今难以忘记。
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在曲沃奸淫烧杀、掳掠抢夺,无恶不作,犯下不可饶恕的累累罪行。在曲沃境内制造了多起惨案,发生在安定、北柴、杨淡、神泉等村的惨案,铁证如山地记录了日宼的累累罪恶。
1938年6月6日拂晓,日军骑兵、步兵200余人,全副武装从曲沃城出发,沿太凤路由南往北而行,到达安定村后进行烧杀抢掠。鬼子闯进梁悦德家,用东洋刀劈死他50多岁的父亲梁国顺;年近六旬的伯父梁宝顺及17岁的弟弟梁扯住也惨烈在鬼子的洋刀之下;四婶怀抱婴儿在柴火后躲藏,鬼子当即开枪,罪恶的子弹从她的肩部穿过,又穿进孩子的胸膛……
日军从全村各户赶出群众80多人,全部反捆双手,被押到村南池塘边,喝令人们全部跪下,并对进行反抗的关发中、郭顺家的父亲等十几个村民逼到水塘边用刺刀捅死,尸体扔进池塘。然后,日军对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展开了血腥屠杀,顿时积尸成垒,血流成河,3亩大的池塘都染成了红色。
日寇在安定村大肆屠杀之后,又于6月9日下午窜犯北柴村。据统计:全村房屋共557间,烧毁达530间。此外,还烧毁全村积存的烟叶4万余斤、棉花1万余斤、小麦6万余斤,全部家具一烧而光。
在中共山西省党史办公室编写的《抗日战争时期山西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课题调研成果丛书》一书中记载,8年来,被日军杀伤的曲沃人口共43172人,直接伤亡人口29836人,间接伤亡人口13336人。此外,居民损失土地60.9万亩、粮食85.2万斤、房屋14800间……
政治压迫 经济掠夺
日寇施行以华制华的政策,在曲沃组织了一套汉奸机构,建立了伪县政府、警察所、警备队等对曲沃人民进行统治,日、警、宪兵、特务都可以对人民进行任意搜查、逮捕、奸污和杀害,人民在政治上的一切自由均被剥夺。群众进出城都得向鬼子鞠躬,稍有不慎,即遭拳打脚踢,甚至当场杀死,日伪军还不时到各村“查户口”,借故抓人充当日寇苦力,几年来在曲沃抓走的群众不下数百人。由于日寇的屠杀和残害,使农村劳动力遭到严重的破坏,造成良田荒芜、农业减产,还得给日伪军缴纳粮款,广大群众无以为生。1942年天造大旱,粮产大减,加上日寇实行强化治安,进行严密的经济封锁,经常借口“清乡”到处抢粮,在这种情况下,曲沃人民不但吃不到白面,就连树皮、草根、豆饼配制的混合面也很难吃到,由于饥饿,死亡的百姓比比皆是。鬼子频繁“扫荡”,不断向群众派粮、派草料,还派民工,给日本人支差成为群众的一大负担。
在经济上,日寇为了实现“以战养战”的目的,疯狂掠夺战略物资,滥发伪钞,榨取人民血汗,强行收买农产品,使粮食奇缺,对群众的日常生活用品实行配给制度,凭证购买,不但数量少,还得各户亲自进城,在鬼子和汉奸的监视下购买。每当发配物资,日伪、宪兵带着警犬维持秩序,恶狗伤人的事屡见不鲜,伪警察对老百姓百般刁难,动不动便打骂、侮辱。
浴血奋战 抗击日寇
“你瞧,对面那座山岭就是绵岭,它的头在塔儿山,尾巴在汾水旁,全长约有100多里,因此被当地人称为“曲沃一道龙”。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经展开过一场激烈的阻击战……”车辆在蜿蜒的绵岭途中行驶,曲沃县从事文学创作的退休教师杨浩有为记者介绍。
1938年6月下旬,日军从太原调来一个联队约2000余人,并附属王英、李守信两支伪军6000余人,在飞机的掩护下,步、兵、骑、炮兵联合行动,为曲沃城内日军解围,向绛县、垣曲进犯,扫荡中条山。
“曲(沃)高(平)公路从秦岗村边经过,是通往晋东南的交通要道,为了将路过曲沃的这部分鬼子隔离,阻断他们与总队联系,展开了秦岗阻击战。”杨浩有说道。
当时,在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驻防在曲沃的山西青年抗敌决死三纵队之八总队同国民党的部分官兵,为掩护后方军民转移,在日寇侵犯必经之秦岗、张范、西杨为重点防线,绵岭上下的村庄进行防守、阻击,经过三天三夜的浴血奋战,共毙伤日寇700余名,俘虏两名日军士兵。秦岗战斗的胜利,延缓了日伪军进攻中条山的进程,为我后方军民赢得了安全转移的时间,大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争意志。
为打击日寇,中国共产党把曲沃作为了抗敌的前沿,于是,发展党的力量,建立人民武装。曲沃民兵是曲沃特委、县委领导下的一支地方武装。1937年底诞生的曲沃抗日游击队和各地民兵,给日寇以沉重打击。
石桥堡民兵是一支骁勇善战、机智勇敢的队伍,抗日战争时期,战士们在日寇绵岭一带活动期间,破路、剪电线,要阻断敌人的运输和通讯。他们在浮山、蒙城等地剪割日军电话线近万米,用土石雷炸毁日军数十辆车,在公路上多次伏击缴获日军的枪支弹药,到日军驻地窃取日军的军用物资、破坏日军的军事设施,参加大小战斗100多次,有力地打击了日寇,配合了前方作战,被誉为“塔儿山下钢铁连”。(段小婷 卫亚楠)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