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鹏宜 文静)“请不要随意丢弃垃圾,不要乱停乱放、占道经营……”自蒲县“环境提升年”活动开展以来,环境整治宣传车就不断在大街小巷上响起,与之相伴随的是住建、交警、环卫等各部门的全力配合。“空气比以前好了,街道比以前干净了,道路也比以前畅通了……”城乡居民直观的感受到环境整治带来的新变化。蒲县坚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把“环境提升年”活动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优先战略,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领导组,出台《关于优先发展生态环境的实施意见》,集中开展气水环境、城乡清洁、生态环境、交通秩序、交通干线整治五大工程,取得了可喜成效。
严格措施标准,大气水质环境质量得到新提升。该县严治煤烟污染,加快推进城区集中供热,划定和完善高污染禁燃区;严抓工业废气污染,加强重点企业的污染源监管,全面完成工业企业锅炉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建设;严控机动车尾气污染,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发放机动车环保标志260个;严控二次扬尘污染,加强排查摸底,掌握全县范围内建筑施工工地情况,建立工作台账;强化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认真抓好《蒲县县城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落实,进一步分解任务,细化职责,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应急演练,形成快速反应、高效运转的工作体系。在水体质量提升方面,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投资1000余万元,安装配套县城两处集中供水净化设施,该设施正在调试中,工程完成后将提升县城的饮用水安全标准。加快改善地表水水质,重点抓好境内的昕水河、南川河、北川河等重点河流治理;强化工业水污染防治。强化对昕水河、南川河、北川河等河流流域沿线企业的安全、环保监测监管,严厉查处偷排、漏排等违法行为,检查企业45家,整改企业15家。抓好农村水环境保护,积极推进黑龙关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建设,有力推动了农村水环境保护。
加大工作力度,生态环境得到新提升。该县扎实开展植树造林工作,重点实施临大路百里绿色长廊提档增绿工程,高标准打造古午线、五鹿山旅游公路、临吉高速连接线通道绿化工程,全方位实施环村、环企、环校绿化工程,全年造林5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目前已栽植国槐、油松等树种4.3万株。采取煤矿企业认养的办法,投资2.7元的临大路两侧荒山绿化提档增绿工程,县西出境口已整地150亩;全面推进园林绿化,针对南大街绿化隔离带围栏损坏严重的情况,投资9万元购置护栏2000米,现已安装1000米;实施滨河大道绿化工程,现已栽植流苏1200株、白皮松800株;加强绿化养护管理,对县城主次干道两侧行道树进行粉刷白灰作业,目前已粉刷1558株,对城区所有公园广场逐步进行杂草清除。对城区飞虫侵扰的问题进行处理,组织人员、车辆,利用深夜街巷行人少时,对全县主背街行道树、所有公园广场的全部绿地进行喷洒除虫作业。
狠抓环境整治,城乡面貌得到新提升。加大市容环境整治,对蒲伊东西街和昌平街乱堆、乱放、乱摆摊点等影响城市环境和秩序的违章现象进行整治。对户外广告、招牌、标牌、霓虹灯、灯箱、公告栏等设施的设置进行合理布局,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保持完好和整洁。加大县城环境卫生清洁力度,投资14万元购置垃圾桶300个,确保“垃圾不落地”工程的落实。
严处违法行为,交通秩序得到新提升。为有效净化道路交通环境,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从4月中旬开始,蒲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深入开展了“交通秩序提升”工作,严查重处,强化城区秩序整治。重点查处无牌无证、乱停乱放、酒后驾驶、超速行驶、闯红灯、强行超车、超员、超载、违规掉头等交通违法行为。同时,强化教育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印发“交通秩序提升”活动宣传材料5万余份,在城区和辖区公路沿线宣传,通过深入宣传整治,县域内道路交通秩序显著好转。
精心组织实施,交通干线环境得到新提升。该县制订了《关于深入开展“环境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以及具体的考核办法,对承担的每项工作任务,量化进度指标,明确完成时限,建立了班子巡查、各管护站跟踪督查的工作机制,细化计划,扎实推进。在此基础上,全力以赴加快省道和县乡公路养护管理、小修保养工作。在规范县城公交、出租等客运车辆客运行为的基础上,开通了蒲县至尧都区城际公交,每半小时一趟,切实方便了广大群众出行。同时,不断加大路政巡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运营、乱摆乱放、违章建筑等违法行为,营造了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