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掠影看日本
冯彦山
2017年11月23日出发,12月2日归来,我等一行5人,在日本旅游一周时间。7天足迹达于和歌山县、奈良市、京都、山梨县、神奈川县、东京数地。游览项目计有风光胜境、文艺演出、民俗风情……从中可以看出,我们此次出游称得上是“文化之旅”,与“观光购物”不可等而视之。
之所以会有如此安排与行程,盖因对此次游历所达成之共识:一为观赏奇异风光;二为了解独特文化;三为体味风土世情;四为比较人我短长。
对日本之直观印象有如下四点:
其一,举国环境优美。无论乡村、城市,目之所及,或植被丰茂,或花草迷人;加之环保意识强烈、措施到位,无雾霾脏乱。故可以“景色赏心悦目,空气沁人心脾”形容之。当然,此种状况与日本之海洋性气候有关。但人的主观因素应是根本原因,否则无法解释,同为海洋性气候的一些地方,而环境卫生却不尽如人意的现象。
其二,国民素质较高。待人热情周到,彬彬有礼;规则意识极强,绝不擅越雷池一步。几日内,未见有乱穿马路者、乱插队拥挤者、汽车鸣笛者、乱扔杂物者、随处吸烟者、随地吐痰者、用餐不光盘者、大声喧哗者、衣冠不整者。也许正因为如此,公共场所绝少看见管理、保安人员。处于如此境地,除过缺少自尊之人,你也会产生一种自觉自律,不好意思逆流而动。
其三,服务以人为本。日本科技发达,许多产品世界驰名。但让科技给生活带来便利,应是其一大特色。比如,饭店点菜是互联网;电梯上有专为残障人士设置的特别按钮;有为盲人设计的横穿马路的自助设施;随处可见自动售货柜,其中饮品冷热兼备;最让人称道的还是那款有名的恒温自洗马桶盖。从设计者、制造者一方看,体现了十足的人性化。
以上粗浅见解并非“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乃实事求是之实话。看得见差距,方有可能进步。当然,我们也有值得自豪的地方。
自豪之一,我泱泱中华,地大物博,不似日本小小岛国,一日即可纵览南北,且资源匮乏;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我国科技长足进步,我国防实力雄厚,军事技术令世人刮目相看……假以时日,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定然实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引领世界发展潮流,当不言而喻。总体而言,我国之发展潜力和前景,优于日本。
自豪之二,我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对许多国家,尤其是日本的影响长久而深广。影响之大者首推文字。日本文字基本上来源于我国,有的是直接使用楷体汉字,有的是由草书汉字变为平假名,有的则将楷书汉字偏旁变为片假名。汉字及假名混合成为使用之常态,我们虽不知其读音如何,但尚可猜其意思之大概。
影响所及之三,乃其宗教及各类文化。唐招提寺位于奈良市,是唐朝鉴真和尚主持修建的唐代风格的律宗道场;和歌山县高野山金刚峰寺的创始人空海和尚也是遣唐使,在中国师事七祖惠果研习密宗,东归后开坛弘法,而在近处的奥之院则是其入定之所;我们首站食宿之遍照光院的一代住持竟是抗战时期求法于五台山的名僧。再如茶道,一招一式,尽见唐风,解说也承认自中国传入,可惜在中国失传了也。置身异域,却时时感受到浓浓的汉文化气氛,焉能不骄!
平生首次走出国门,就是想去看看那个国家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身临其境,看到人家确实有许多好处、长处。但是有羡慕却不迷恋。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