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吴三嫂卖菜

2018-12-15 09:07:18 来源:临汾新闻网  

吴三嫂卖菜

郭涧笙

  阳光小区是县城最大的小区,每天一大早,小区门口总有一溜儿摆摊卖农产品的商贩,这些商贩大多来自县城周围的农村,这中间,数窑铺村的吴三嫂蔬菜卖得最好,8点钟之前要收摊,别人的菜还剩许多,吴三嫂的菜早就卖得一干二净。

  吴三嫂家原来穷得叮当响,这两年省科技厅来村里扶贫,瞅准窑铺村离县城近这一优势,倡导村民发展大棚种菜,由科技厅扶持一点,村民自己在银行贷一点建大棚。吴三嫂家和其他村民一道,在各自家的地里建起了大棚,她和三哥一道,一个心眼就钻到菜棚里鼓捣,去年一年就收入近5万元,还清了银行贷款,想想再往后每年就是纯利润,两口子心劲十足。今年大棚内蔬菜长势格外喜人,一看又是个丰收年。

  吴三哥生性木讷,不善言谈,干活却有一股子力气,是种菜好手。吴三嫂则又能说又能干,嗓门又好,卖菜没得说。两口子一个打里一个罩外,配合得天衣无缝,每天一早三哥采了新鲜蔬菜,往城里送,三嫂就在早市摆开地摊卖菜,分工合作有条不紊。

  三嫂脑袋瓜子灵活,一个人看摊子,脖子上挂着收钱的布袋儿,口里吆喝着,手里把着秤忙活着,可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应对着各种各样的顾主。三嫂的菜好,比别人卖得便宜,主要是心里活泛,秤头高高的,称完菜算账,只收大数,三毛两毛的零头就全免了,又干脆又利索,又爽快又大方。因此,她的生意特别好。一听见她的声音,小区里卖菜的人就全围过来,各自挑拣喜爱的蔬菜,不忘和三嫂开个玩笑,这时的三嫂神气活现,应对自如,同时称四五个人的菜,你掏钱慢,她掏钱快;你是整一百的要找零,她是称了菜身上没装钱要回家拿,三嫂脑子里一清二楚,从不慌张,各取所便,全部门清。到了一车菜卖完扫尾,剩下稍微不好看的,就一古脑白给了后来的人。

  当然树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就有人看着人多、三嫂应付不过来,偷偷装上一袋子菜往家拿,若是被三嫂喊住,就打马虎眼说忘记称了或者回家拿钱。这样的事三嫂心中有数,爱干这种事的就那么几个人,她有时看见了也不言语,自家的菜,今天没了明天又能摘。有时对太不像话、一阵儿功夫几次偷菜的人也气得骂,不指名道姓的骂,那人心里清楚,也不敢声张,下次就收敛一点儿,这就是三嫂的高明之处,做生意图的就是个人缘,人气旺了什么都有了!

  小区里住着几百户人家,有钱的、没钱的,小气的、大方的,时间长了,三嫂见识了各种各样的人。这不今早一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少妇就引起了她的注意。县城今年流行穿旗袍,据说还有个旗袍会,经常在大场合表演旗袍秀。于是县城里瘦的穿、胖的也穿,大个儿穿、小个儿也穿,吴三嫂看着眼前这个女人,心里想着,自己要是也穿一件不知是什么样子!

  旗袍女人显然平时不怎么买菜,看着水灵灵的菜十分喜欢,挨着拿起各种蔬菜不停问着价钱,又不停地念叨着贵。这样的人三嫂见多了,分明不懂菜的行情,偏偏要说个贵字,三嫂并不分辨什么,贵不贵自己心里有底。

  旗袍女人挑拣了半天,最后选中一颗绿茵茵的大白菜。白菜是今早才在地里新上市的,外面沾了点泥土,女人毫不犹豫地扒掉外面的一层,翻转看了看,里面的菜叶已是很白了,却又扒了一层,扒得快成“娃娃菜”了,才让三嫂称。

  三嫂自己一滴汗摔成八瓣种下的菜,心里觉得碾人,口里什么都没说,麻利地称完说了声“三块八”,套了袋递给她,旗袍女人掏出一叠钞票,拣出两块零钱给了三嫂,说了一句:“没零钱了。”不管三嫂同意不同意,拎上白菜就扬长而去。

  旁边一个卖菜的妇女看不顺眼了,冲着女人远去的背影说:“真是个抠门鬼!”三嫂大度地笑笑说:“没关系的,别看她戴着两个金戒指,说不定是个穷鬼!”

  “穷鬼?”另一个妇女接上话道:“昨天下午在麻将场,她一连脱了四局,出了八张红版,人家眼睛都不眨一下呢!”

  “哇,是这样的!”三嫂听了这话很是惊讶,摇摇头边收拾被扒一地的白菜叶,边自言自语地说:“这菜好好的,够我们家早上吃一顿的了!”一点都没有生气的样子。

  每天的市场上,吴三嫂的声音仍如银铃般悦耳……估计用不了几年,她也能穿上旗袍美一美了。不过她这种人,打死她也不会去做那种被人背后指指点点的事情的。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