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史话(九)

2017-05-11 21:55: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作者乔忠延

  枣园初现黄土农业文明

    7000年前生活在临汾这块土地上的人是什么状况?这要去枣园村拜访。

  枣园村是临汾市翼城县的一个小村落。背后是起伏连绵的大山,我们现在叫作太岳山脉。村子的前面是河滩,滑家河与浇底河在这里交汇,绵延不绝的流水冲击出了扇状的坡地。这肥沃的坡地为先民生存提供了衣食便利条件,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他们的日子过得可比柿子滩的人们好多了。这结论来源于1991年5月,山西考古研究队的发现。枣园村主要遗迹有房址和窖穴,主要遗物有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多是陶器,有各种小平底钵、平底壶、折沿盆、三足盂、罐、釜等;生产工具有石镰、石刀、石锛、投石器、石球、盘状器、陶纺轮、陶错等,陶错上还存有先人留下的谷粒遗痕。根据对主要遗物的分析,这里是庙底沟文化的源头。经碳十四测定,年代大约在距今7000~6400年前后,这是目前山西省发现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虽然这里仅是一个小型聚落,但由于是最早确认该类遗存的遗址,所以命名为“枣园文化”。

  现在让我们循着考古发现,看看从柿子滩到枣园先祖有何明显进化。最明显的标志是他们都离开了天然的洞穴,不再像柿子滩的先祖们那样在岩崖下栖身,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建造遮风挡雨的居所。这可以说是人类很早的房子。他们的房子是搭建的,还不全在地面上搭建,有一半在地下。考古专家称之为半地穴窝棚式的房屋,别看这房子简单粗糙,可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一步。而且,从陶寺遗址发掘出的房屋看,这样的建造方式已被陶寺人,就是尧时期的人借鉴了。枣园人的房子不大,空间窄小,说明他们不再群居,有了配偶式的家庭,这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