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史话(二十五)

2017-06-06 21:29:44 来源:临汾新闻网

  作者乔忠延

  皋陶创设刑法

  民间还有种说法,说皋陶是神判,他依靠獬羊断案,一断一个准。獬羊是只独角羊,据说来自洪洞羊獬村。这羊能辨是非,识忠奸,若有疑案,皋陶便牵出獬羊,獬羊会用独角直抵奸人歹徒。因此,皋陶断案十分公正,毫无差错。仔细一想,这是人们对执法公平的一种向往。《论衡·是应篇》对此却有记载:獬豸者,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故皋陶敬羊,起坐察之。”可见,传说的力量确实不可小觑。传说能够形成习惯,习惯是一种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无形的力量。这无形的力量却可以创造有形的物质。元代时重修的平阳府尧庙,其中就建有一亭:獬豸亭。当然是纪念皋陶那位助手神羊的,过去《法制日报》副刊的名称还是独角兽,也是以这只神羊为公正执法的象征。而法字的繁体字为灋,水部那边是由“鹿”与“去”组成的。《说文·鹿部》解释:“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

  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从字源上看,这个字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均平,二是正直。这就是法字的本意:公平。水,表示的是均平;而另半边表示的是正直。对于这种正直,说文·鹿部》还有说明:解豸,兽也,似山牛,一角,古者诀讼,令触不直者。”现今,法官戴的帽子还称作獬豸冠。中国的法制,既是历史的延续,也渗透了一定的民间文化基因。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