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忠延
重耳逃国受历练
从曹国来到宋国,重耳受到宋襄公的礼遇。此时,宋襄公和楚国交战大败回来,自己也受了伤。他希望能联合更多诸侯对抗楚国,当然也不怠慢重耳,又见重耳气度不凡,举止风雅,很有可能回国主政,便盛情接待,还赠送给20匹骏马。住些日子,重耳离开宋国进入郑国地界,郑文公认为重耳叛父出逃,是个逆子,不予理睬。
郑国都城,城门紧闭,不给重耳打开。他们又讨了个没趣,连夜赶路,直奔楚国。真没想到在楚国受到了流亡以来最高的礼遇,楚成王以国君之礼接待重耳。让重耳享受到了罕见的体面,激起了他归国主政的雄心。
重耳在楚国安心住下,楚成王每日好酒好饭招待,时常还邀他同去围猎,他与随从心情都很愉悦。
一日,秦穆公派使臣到楚国来见重耳。原来在秦国当人质的世子圉偷偷逃回晋国去了,这令秦穆公十分恼火。世子圉逃走不无道理,他闻知父王晋惠公病重,唯恐不在国内被其他公子抢走王位,因而,连妻子也没告诉就悄悄溜走了。秦穆公恼火当然也有道理,晋惠公就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他立的世子还没继位就不把秦国放在眼中,要是继承了王位那该会多么狂妄?因而便另作打算,计划护送重耳回国。对重耳来说这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于是他决定到秦国去。重耳向成王话别,楚王要他说说若是归晋,如何报答楚国。
重耳不知如何回答,俊男、美女、宝玉、丝帛,这些楚国都有。珍贵的鸟羽、皮毛、象牙、犀牛革,这些都是楚国特产,一时哑言。
楚成王见重耳诚恳,很受感动,却还想听听他怎么答谢。重耳想想说,如果我真能回国,如果两国会在中原交兵,那么我就避君三舍。
避君三舍,后来演变为成语退避三舍,当时一舍为三十里,三舍为九十里,没想到日后交兵重耳还真一诺千金,这是后话了。
重耳到了秦国,秦穆公待他比别国更好。实际是期望他回国主政,重结秦晋之好。重耳自然心知肚明,只有借助秦国的势力,他才有登上王位的可能。身居秦国,心想晋国,时刻图谋返回故土。机会终于来临了,公元前637年,晋惠公死了,世子圉果然如愿以偿继承王位,变成了晋怀公。秦穆公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当然不乐意让这个不义的小人随意妄为,经过一番准备,护送重耳归国。
公元前636年,晋惠公死后不到半年,秦穆公率兵亲自将重耳送到黄河岸边,然后语重心长地话别。接着,秦国将士渡过黄河,护送重耳向绛都挺进。在外流亡19年的重耳终于踏上晋国的土地,去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