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忠延
晋襄公崤山破秦
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病逝,世子欢主丧即位,是为晋襄公。晋襄公为父君主办丧事,扶灵柩至曲沃安葬,忽然听到秦军通过晋国东去的消息。
原来是秦国的军队去征讨郑国。晋文公初丧,秦国不来吊唁而袭击盟国,当然是对晋国新君的轻视,大夫近臣都愤愤不平。
秦国军力强盛,击败郑国易如反掌,但是,却没有如愿。半路遇见郑国贩牛的商人弦高,得知秦军要去袭击自己的国家,派人火速回国通报郑君。自己则假冒郑国使者献肥牛与秦军。秦将孟明以为郑国早有准备,只好中途罢兵。回师途中,秦军顺道将滑国灭掉,虏获了大量财宝美女,得意而行。
秦军绝不会想到一场恶战正等待着他们。
等待秦军的是晋军。晋襄公和诸位大夫商量,此战要打掉秦军的威风。秦国日益强大,图谋向东扩张,恐河东诸国今后难有安宁日子。何况,秦国极有可能夺取晋国的霸主地位。商量成策,晋军悄悄埋伏在崤山。
毫无戒备的秦军分四队朝崤山走来,为首的一队是骁将褒蛮子。他率军到了崤山口,被晋军莱驹拦住去路。褒蛮子挺戟来战,很快击败莱驹,乘胜进军。再往前行,来到“文王避雨处”。
此时,呐喊声四起,晋军从密林中、悬崖上冲杀出来!秦军往前有阻,只好后退,岂料后面也杀来了晋军。孟明命令将士向左向右爬山越溪,稳定阵脚,等待褒蛮子回头来救。哪里知道,此时褒蛮子已掉进晋军的陷阱被活捉了。晋军将褒蛮子绑上囚车,推出来示众,完全动摇了秦兵的军心。兵卒们见不再有取胜的希望,纷纷逃命。最后,秦军大将孟明、西乞术、自乙丙都成了晋军的俘虏。
所幸,晋襄公仍然不忘秦穆公护送先父回国的厚恩,放归了秦国的三员大将。
秦穆公听说败将回来,穿着白色衣服迎接他们,恳切地将过错揽在自己身上。当然,他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恶气。
时隔三秋,亲率大军前来讨伐晋国。渡过黄河,焚烧渡船,表示了此战必胜的雄心。
但是,晋军拒不出战,弄得他们孤掌难鸣,又不敢冒然乱打,惟恐中了军计,只好继续前行,去崤山掩埋了死难将士的遗骨。发丧完毕,秦军南渡黄河转道归国。
自此,秦国看到向东扩展没有希望,就向西发展。
晋襄公发起的崤山大战,遏止了秦国东进的势头,稳定了晋国的霸主地位。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