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史话:鄂国公尉迟敬德

2017-12-14 21:45:1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作者乔忠延

    鄂国公尉迟敬德

    玄武门之变,无疑尉迟敬德是第一大功臣。尉迟敬德所以这样给李世民卖命,是李世民善待他的结果。尉迟敬德是朔州善阳县人,隋朝末年从军,后被刘武周收编。李渊在长安建立唐朝,刘武周却在他起兵的后营作乱,如不平息,唐朝江山便会在祸害中消亡。这时,临危受命征战河东的是李世民。而在刘武周部下冲锋陷阵的却是尉迟敬德。两军交手之初,尉迟敬德让唐军吃了不少苦头,可就在这苦头中李世民发现他是一员骁将。几经周折,唐军节节胜利,把尉迟敬德的军队包围在介休城中。强攻免不了要受重大伤亡,于是,李世民就派人进城劝降将尉迟敬德收入自己的营帐。

    尉迟敬德带领部队投唐没几天,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这事似乎是考验尉迟敬德的忠贞,也似乎是检验李世民的胸怀。随同尉迟敬德投降的8000人,悄悄溜走不少,连尉迟敬德的副将寻相也跑了。这一来,李世民手下的大将屈突通发怒了,将尉迟敬德捆绑了去见李世民。如果李世民杀了尉迟敬德,那从后来的世事看,他就等于杀了自己。

    好在李世民十分宽怀,资治通鉴》有简要记载,他拿出可观的黄金对尉迟敬德说:丈夫意气相期,勿以小嫌介意。吾终不信谗言而害忠良,公宜体之,必欲去者,以此金相资,表一时共事之情也。”这坦诚直言,表明了李世民的态度,我不会因为流言蜚语错杀忠良,如果你愿意走,我赠送些盘缠,表示我们短暂共事的情谊。如此以礼相待,以诚相待,感动得尉迟敬德热泪盈眶。从此跟定李世民,南征北战,屡建勋劳。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李世民分封功臣官爵,册拜尉迟恭为宣州刺史,改封为鄂国公。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