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史话: 敬晖参与复唐大举

2017-12-17 20:09:47 来源:临汾新闻网

    作者乔忠延

    敬晖参与复唐大举

    唐朝的历史上还写下过一个平阳人的名字,他就是敬晖。

    敬晖字仲晔,20岁时科举入仕。武则天圣历初年(公元698年),出任卫州刺史。他到任时,卫州秋庄稼已经成熟,应该收获了。可是,官府不让收获,却强征民工修筑城池,防备突厥进攻。百姓怨声载道,又无可奈何。敬晖见状,觉得十分奇怪,若没有粮食吃,再固若金汤的城池也守卫不住,哪里有不收粮食而修筑城墙的道理?他当即下令放回民众,抢收秋粮。这一举措,深得百姓的称颂。敬晖爱民如子,处处为大家着想,在卫州口碑极好。

    任期满后,敬晖迁任夏官侍郎,即兵部侍郎,并以该职身分出任泰州刺史。继而,在大足元年(公元701年),他又出任洛州长史。洛州为唐东京洛阳所在地,那时武则天在此居住,让敬晖担任这么重要的职务,可见他引起了武则天的重视。时隔不久,武则天前往长安,命令敬晖在东京城留守,统管全面事宜。这更体现了武则天对他的信赖。敬晖尽职尽责,清廉善治,武则天闻知,特下玺书慰劳,并赐物百段。长安三年(公元703年),将敬晖拜封为中台右丞,加封银青光禄大夫。此时,他已是从三品官员。

    敬晖最大的贡献不是官职的升迁,而是参与光复唐朝。武则天晚年,张易之和张昌宗的兄弟成为她生活中的两位重要的人物。

    兄弟俩因容貌俊美颇受武则天的宠爱,许多钻营者趁机大加奉承,有人谄媚张昌宗貌美如莲花,有人则反驳说,不对,应该是“莲花似六郎”。六郎是张昌宗的小名。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