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来自临汾的小范考取到了山东的一所大学,同寝室住着6名同学,来自五湖四海。
一天午饭时间,小范气势汹汹地边推宿舍门边喊叫道:“招(chuo)了祸了,真是招(chuo)啦!”此时,宿舍的同学们都在安静地吃午饭,听到小范这么说,纷纷放下碗筷,几乎异口同声地问道,啊,哪儿着火啦?”“没着火啊!”“我刚才明明听你说着火了呀!”同寝室的小张说。
“有吗?一早上出门讨债没有要回来,再碰上着火那还活不活了!”“那跟着火有啥关系呢?”同寝室的小李问。
“你们今天跟火杠上了还是咋?”“我们只是想知道哪儿着火啦,打119了没?”同寝室的小赵说。
听到舍友们这么问,小范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说的那句“招了祸了”,被舍友们理解成了“着火”。于是,他哭笑不得地解释道,哪也没着火,是我心里着火了,真不该把钱借给小史,借着容易,要着难,真是招(chuo)了小史的祸了!”招:招惹,招引。《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祸:灾祸,灾难。本地方言中有“招了祸了”一词,其含义已引申扩大,不仅仅指招引了祸灾;凡是由于自己的言行或过失惹下麻烦,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如受了批评、挨骂、、挨打、受了损失,或者陷入麻烦事中不能脱身等等,都叫“招了祸了”。方言声转,招”音chuo,或che,“祸”音huo阳平)。如“这下可招(chuo)了祸了。”他是寻的招(chuo)祸哩。”有时,也单用一个“招”字,如:招(chuo)了,招了,这下可招了。”注:本文注解参考《临汾方言词汇考释》)记者亢亚莉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