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忠延
元代戏剧摇篮
这个动人的故事不是石君宝原创,来自西汉刘向的《列女传》。不过,石君宝选取这个故事写戏,是要借用它表达自己的悲愤情绪。
元朝统治者入主中原后,极为歧视汉人,他们将国人分为四类,一类是蒙古人,二类是色目人,三类是汉人,四类是南人。作为平阳人的石君宝就生存在这样一种遭受歧视的环境中,非人折磨使他的日子积蓄了足够的悲情。这悲情通过《列女传》中的故事再创作,就成了《鲁大夫秋胡戏妻》。是呀,好端端一个儒生,被官府押去当兵,当上大夫,这是多么值得欣喜的变化。可是,兵卒变成大夫,人格没有升高,反而大为降低,变成了一个道德沦丧的色鬼。
而生活在穷苦中的平民妻子却恪守孝道和贞节,相形之下统治者的做派,是何等卑劣!石君宝借此对统治者进行了深刻地揭露和鞭笞。
石君宝就这样用笔写心中的悲情,唱出了感天动地的心声。清人姚燮考证,他写过10个剧本,除了前面说的《鲁大夫秋胡戏妻》,还有《李亚仙花酒曲江池》《诸宫调风月紫云庭》《士女秋香怨》《吕太后醯彭越》《柳眉儿金钱记》、《穷解子红绡驿》《东吴小乔哭周瑜》《赵二世醉走雪香亭》《张天师断岁寒三友》。另外,元曲选外编》还选入他的《神奴儿大闹开封府》。可知,石君宝一生至少写过10个剧本,流传至今的尚有4个。
与生长在平阳,唱红平阳的石君宝不同,郑光祖是在远离故土的杭州唱红的。
郑光祖是襄陵县(今襄汾县)人。自幼饱读诗书,一心要求取功名,但仕途坎坷,只做了个微不足道的小官—— —杭州路吏。官场不得志,满腔报国才干无处施展,于是就将情绪倾泻在戏剧舞台。他填词作曲,寄托幽愤愁绪。他盛年时,元曲巨匠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已相继去世,因而,郑光祖成为梨园耀眼的星光。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