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邢桂荣:一张笑容 温暖着困苦一家人

2017-03-09 21:05:5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每天中午和傍晚,46岁的邢桂荣会准时出现在一对老夫妻家,为他们烹制美味佳肴。只要她一来,老人家里处处洋溢着温暖。看着她极富感染力的笑容,谁曾想她竟是一个癌症病人。她本需他人来照顾,却因家庭贫困而无钱医治。她忍着病痛去照顾他人,只为赚取微薄的收入来支撑她和家人的生计。

  2000年,邢桂荣带着大女儿与大她8岁的王杰林重组家庭。婚后的日子虽然一穷二白,但不失温情与幸福。尤其是小儿子的诞生,为他们平添了几分欢乐与希望。这些年,他们一家4口挤在市区五道庙一套40平方米的出租屋里,依靠一家小小的包子摊维持生活。即便日子再艰苦、再难熬,他们也不缺奋斗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没想到,一张确诊书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击溃了他们所有的希望。2015年11月,我常常感到身体不适就去医院做了详细的妇科检查,得知自己患有宫颈鳞状细胞癌。”邢桂荣脸上挂着笑容,眼神却凝重起来,我和丈夫难以接受,但不得不去面对。拿什么去治病,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邢桂荣和王杰林做生意一直以诚信为本,又感念周边邻居对他们不薄,故包子和馒头一直以薄利出售,所赚的钱仅够温饱,手头再无余钱。苦于囊中羞涩,邢桂荣没有急着入院治疗,而是继续奋战在包子摊,一忙就是十五六个小时。直到身体实在撑不住了,她和丈夫才东拼西凑了4万多元,匆匆去医院做了手术。

  术后,邢桂荣在家静养了3个月。伤口痊愈后,她立马将“别干重活儿,少受累”的医嘱抛在脑后,又干起了自己的小买卖。别人看她太累,劝她回家休息。可她的心酸和无奈又有谁知,她总是强打起精神,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不干怎么办?家里离不开我。租房要花钱,孩子上学要花钱,再加上此次欠下的外债,我们必须努力多赚点钱。”去年年底,由于身体原因,邢桂荣无法继续经营包子摊,转而干起了钟点工,每天为一对老夫妻做两餐饭,月底可拿1000元的薪酬。对于治病而言,这仅仅是杯水车薪。但对于他们一家人的生活而言,这无疑是一笔“巨款”,足以维持4口人的温饱。

  生活又有了奔头,邢桂荣的病情却恶化了。“今年刚过完年,我突然摸见脖子里有几个小疙瘩,而且体重迅速下降了十几斤。”她不由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伴随宫颈病变,我被确诊为淋巴结转移性鳞状细胞癌,目前已经扩散到后腹腔。医生劝我早日入院治疗,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治疗方案。我何尝不想,可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了。”“如果不及时治疗,后果不堪设想,很可能面临生命危险。上次为了看病,我们已经借遍了所有的亲友。亲友大多生活在农村,以种地为生,也没有多少积蓄,实在是帮不了。”邢桂荣重重地叹了口气。在这个一贫如洗的家里,两个孩子温暖的笑脸是她最大的牵挂,丈夫坚强有力的臂膀是她最大的依靠,她不舍得弃他们而去。

  “大女儿23岁了,我要看着她找对象、结婚、生孩子。小儿子才14岁,我还要看着他考大学、成家立业……”邢桂荣强忍许久的泪水瞬间奔涌而出。此时,活下去是她唯一的心愿。

  采访临近结束,一直沉默不语的王杰林突然开口了,这个高大的汉子眼神里透露着无奈与坚定。“她嫁给我以来,没有过一天好日子,我不能再让她承受病痛折磨。希望,好心人能帮帮我们,帮我们渡过这个难关。”记者李静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