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临汾 畅享幸福

2017-05-18 22:16:32 来源:临汾新闻网

  策划语 仓颉造字、击壤而歌、率兽而舞、平水官韵、雕版印刷、戏剧摇篮……临汾是中国的摇篮、华夏文明的源头。这里凝聚着历史文化的根脉,既有丁村遗址、天马遗址、尧陵、晋侯墓地等先人遗迹墓葬,也有尧庙、广胜寺、霍州署衙、东羊后土庙、苏三监狱、丁村民居等古代殿堂民居建筑,更有丁村旧石器、龙山陶器、商代青铜器、西周铜鼎、东周玉器、赵城金藏、铁佛寺铁铸佛头等存世珍品,数量之繁多,内容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在全国屈指可数。

  自然风光千姿百态、人文景观底蕴深厚、建筑景观独特宏伟……临汾,这座古老的城市,到底有多美?只有走进她、拥抱她,用眼睛、用心去触摸,才能感受她的博大精深。身为临汾人,何止“骄傲”二字,强烈的幸福感因此飙升。

  5月19日将迎来第7个“中国旅游日”,今年的主题为“旅游让生活更幸福”。旅行不仅让人幸福,更是把当地的文化带向世界。乘着这股春风,借着临汾正积极申办2017年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之机,让我们踏上一场幸福之旅,感受临汾的文化旅游之魅力,探寻临汾人与旅游不得不说的故事。

  策划李静


  我市旅游踏上快车道

  旅游人数不断上升、旅游活动逐渐增多、出行方式更加便捷,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娱乐方式。

  今年,我市旅游业努力向全域旅游、旅游业供给侧改革及旅游+战略等方面“进军”,助推临汾旅游业大步向前。

  旅游人数:指数上升显幸福

  对于旅游业来说,旅游人数最能显示出百姓的幸福指数。市文物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以近三年来的旅游人数增幅为例,道出临汾百姓的幸福指数:“2014年,我市共接待国内游客2626.74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41.03亿元,接待入境游客3.4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430.21万美元,实现旅游总收入242.3亿元,同比增长24.23%;2015年,我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179.1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94.94亿元,同比增长21.73%;2016年,我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027.8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75亿元,同比增长27.14%。”

  旅游活动:游客云集看美景

  近年来,我市大槐树、云丘山、壶口等景区旅游节庆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尧都桃花节、隰县梨花节、安泽黄花节、古县牡丹节、襄汾荷花节、侯马普罗旺斯花海世界、大宁桃花节、永和槐花节竞相开放;大槐树寻根祭祖节、帝尧古都文化旅游节、云丘山中和文化节、黄河壶口文化旅游节、中镇霍山旅游月、曲沃全域旅游晋都行交相辉映;浮山县首届印象田园文化旅游节、翼城县首届樱桃文化旅游节、安泽县麻衣寺乡村休闲旅游节、人祖山惠民帐篷节一浪更比一浪高……”说起近年来临汾各景区开展的旅游活动,该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旅游业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正在走向国民经济建设前沿,向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迈进。可以说,临汾旅游业迎来了高速增长的黄金发展期。”近年来,我市除了各个景区不断组织各类活动,九州公园的郁金香,汾河公园的牡丹、月季等花卉竞相开放。与此同时,有的企业为招揽游人,也打出“旅游牌”,纷纷推出微旅行,备受人们喜爱。

  市文物旅游局将力争通过“1538工程”的实施,以大攻坚推动大发展,以大服务营造大环境,叫响“中国根·黄河魂”核心文化旅游品牌,实现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50亿元,同比增幅20%的发展目标,为2020年旅游综合收入达千亿奠定基础,引爆旅游市场。

  记者郭秀婷


  “以爱为名”承载幸福旅途

  因为爱,陌生男女相守走在一起,这便有了家;因为家,必然经历风雨,这便是生活;因为生活,人们都向往全家和睦幸福安康,这便有了追求幸福的动力。而增进幸福指数的方式有很多种,旅游”正是其中之一。

  当下,有多少家庭正以爱的名义在旅途中收获满满的幸福。瞧!他们正穿越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着气势磅礴的震撼景色;携手攀登在群峰中的至高点,瞰望那峰峦起伏的雄壮。

  幸福故事:与你一起再走一回乡间小路

  七旬老人李振忠曾是一名高级工程师,退休后的生活安逸舒畅。因为他有足够的时间陪老伴儿了,旅游成了他们晚年生活的亮点。

  “和相爱的人,游遍祖国的山川是享受、是幸福。我和老伴儿沿途用镜头记录彼此的笑脸,和属于我们的风景。或许吃得不好,或许住得不舒适,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在我的身边。”李振忠说。

  在李振忠看来,他感谢这个时代,互联网的力量让他足不出户,便可以提前领略到各地的夺目风光,众多APP软件,旅行中的衣食住行都能轻松搞定。每每外出旅游,他既能品味、感知异地的文化景观,同时更乐于传播家乡平阳古都厚重的历史文化。对他而言,旅游的过程也是文化交流的过程,作为旅游者本身就是文化传播的最好载体,感受着他乡美景,传播着本土地域文明。

  说到“旅游中的APP软件”李老便滔滔不绝,记者此时顿生感叹,李老为何如此与时俱进,相较于其他老者而言,您没有与新鲜事物脱节。”而李老的回答是:活到老学到老,学习让人变得更年轻。”如今,李老和妻子将继续以爱的名义,前往曾去过的乡村,回味年轻时的甜美生活。

  幸福故事:载着“爱”走过千山万水

  事实上,旅游确实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一场旅途促成了一对爱侣。昔日里彼此爱慕却从未表白的同学因旅游而放声“在一起”。

  畅晓磊与张丽是高中同学,那时他对她一见钟情。因为学业,他克制了自己的感情。大学时,畅晓磊曾对张丽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张丽因家中突发的变故没有答应。直到参加工作后,两人还是以同学、好友的名义相处。那层贴有爱情的窗户纸他俩都没戳破。直到两年前,几个同学相约去泰国旅行,他俩也参与其中,收获爱情。

  旅途的一天,天降暴雨,由于各种原因,张丽与大队伍走散了。于是,畅晓磊发疯一般找寻,全然不顾自己的“落汤鸡”形象。终于找到了张丽,那一刻,他紧紧地抱住张丽说:做我老婆好不好,再也不分开。”回国后,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不久迈入了婚姻的殿堂。

  畅晓磊说:那场旅行是我俩爱情的催化剂。我想说,牵着她的手,感受最美的风景是一种曼妙且回味无穷的享受。今后,我们会常常背起行囊,沐浴自由的风,载着我们的故事,走在爱的旅途,感受着各地的文化,游览大江南北的景色,做一对以旅游为名‘幸福的传播者’。”记者祁欣


  大美临汾 震撼身心

  “临汾,这座古老的城市,让你想起了什么?是陶寺遗址沧桑的历史,还是尧庙雄伟的建筑?是人祖山的苍松翠柏,还是汾河的碧水清波?是大槐树的根,还是壶口瀑布的魂?”这段话曾刷爆朋友圈,是临汾人骄傲的资本。

  著名作家三毛曾浅唱“远方有多远,请你告诉我”。临汾有多美,需要更多游客用双脚丈量,用双眼去记录,用心灵去体会。临汾历经纷繁变化的沧桑,散发着历久弥新的光芒。历史文化、红色印记、自然风光、绿色生态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更为这座古城增添着迷人的气息。心向往之,流连忘返,临汾美得惊艳,令八方来客过目不忘。

  故地重游 探寻梦开始的地方

  一场阔别34年的战友聚会,让64岁的江苏人王景全重返梦开始的地方。他曾在临汾当兵10年,一直将临汾视作第二故乡。这些年,他心中一直有个挥之不去的念头,就是回战斗过的地方看看。今年4月初,通过微信群,他与多位战友取得联系。追忆往昔,大家心潮澎湃,决定在5月初相聚临汾。

  “我至今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临汾城花果满树,春天花香四溢,秋天果实累累,街头盛景美不胜收。再次回到临汾,眼前的震撼无法用语言描述,这儿不仅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古城,还是一座高速发展的现代都市。”临汾深深触动着王景全的心灵,他和战友觥筹交错之际,敲定了为期5天的魅力临汾之旅。

  天地间,咆哮的壶口瀑布呈现气吞山河之势,奇丽壮阔,惊艳众人;纪念尧、舜、禹三位先祖的尧庙,闻名海内外的明代移民遗址——大槐树,他们在寻根问祖中追本溯源;沿着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重温一段段血浓于火的红色记忆,他们的内心油然而生对先辈的敬畏与感恩。

  一连5天的故地重游,让王景全看到了临汾全方位的美、大踏步的进。临汾的历史之辉煌、文化之灿烂、资源之丰富一次又一次震撼了他的“视界”,他不禁从心底发出赞叹:古往今来,临汾都是黄土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一段旅程,诸多感慨,他与战友在依依不舍中话别,离开了曾付出青春年华的临汾。坐上驶往家乡的列车,他在朋友圈留下感悟:回到临汾,圆了34年的梦。回首这段旅程,仍有许多遗憾。临汾有太多的美景,值得更多人来探索。”

    文化苦旅 追溯华夏文明之源

    退休以后,居住在新疆的李霞成了一名背包客。

  2016年8月底,她和挚友走了大半个中国后,慕名去往壶口瀑布。途中,她们听到其他游客在讨论临汾的美景之时,当即决定延长在临汾的旅程,多去一些景点看看。

  辗转于吉县、洪洞、襄汾、曲沃等地,她们踏上一条“文化苦旅”。“丁村遗址因挖掘出古人类牙齿化石而闻名中外,丁村古民居完整展现了明清时期的晋南民俗;晋国九代君侯的墓葬群中,一号车马坑比秦始皇兵马俑还早,堪称奇迹;广胜寺巍峨壮丽,国内现存最完整的琉璃宝塔——飞虹塔果然名不虚传。”旅途中,李霞数次感叹,“临汾历史悠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这里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可以从中探寻到中国文化之根。”最令李霞难忘的是,洪洞大槐树景区的一幕幕实景剧,再现了历史风云。她心绪难平,被“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背后的故事深深打动。《苏三起解》是她从小听到的老京剧,真正踏进苏三监狱后,她了解到距今600年余年的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

  临汾的美丽与魅力,给李霞留下很深的印象。回到新疆后,她格外关注临汾的“一举一动”。“过去,我对临汾存在一些误解,真正走进这座古老的城市后,我才深刻感受到她的美丽。临汾不仅有许多悠远的传说与历史故事、宝贵的文化资产、绮丽的自然风光,还有一川清水、两岸锦绣的汾河新景,一个个绿色的生态梦正在实现。”李霞期盼着,有朝一日,能与家人再寻临汾之美。

  记者李静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