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涣(1833年—1877年),字尧章,号研秋、研樵,平阳府洪洞县杜戍村(今临汾市洪洞县)人。清咸、同年间名诗人、诗律学家。董家平阳商帮中皮革商、盐商大家。先世承销官盐起家,以孝行著称。文焕幼年博闻强记,作文好沉思,16岁成秀才,受知于学使龙无僖,入学署读书,随到京城受业,学益进。咸丰丙辰(1856)成进士。散馆,授翰林院检讨。历充咸丰辛酉、同治壬戌顺天乡试,癸亥会试同考官,知人得士,学子悦服。
董氏古诗取法韩愈、孟郊、黄庭坚、陈师道、虞集。近体以中晚唐,字字不荀。朝鲜使臣朴永辅、林致学十余辈,先后来京,都同他交图友。京官翁同和、张之洞、冯志沂、林寿图、沈秉成、鲁一同、王闰运、王拯、许宗衡等同他唱和尤多。
他的京城菜市口兵马司后街住宅为前太傅阮元旧居,饶花木,家中每有诗会。
他赋《秋怀》入首,海内外和者极多。造55人作品,分刻两集行世。沈秉成辑录京中友人旧诗为《咏楼盍簪集》,请他任校勘,亦选他的诗附于卷宋。他的《声调四谱图说》十四卷系继赵执信《声调谱》三种而作。补赵书之未备,发前人所未发。民国年间,无锡丁福保曾由医学书局重印行世。现今学术界评此书为“清人声律研究集大成的著作”。
更特异者,董氏精通武艺,能超越丈高障碍。自备双剑佩刀长矛均精钢锻成,当世无匹。在翰林院曾因惩治恶吏,被怀恨中途行刺,他在车中击败凶徒,得保安全。在泰州新教将佐卫战,总督左宗棠尤称赏不置。书法瘦健有柳氏风骨,行草亦动峭名隽。
这正是:著书立说熟声律,知人得士学子悦;文武兼具世无双,君子雅士多唱和。
锡刚 文/图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