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襄汾天塔狮舞

2015-12-03 11:10:24 来源:临汾新闻网

    山西省襄汾县陶寺的狮舞被称为“天塔狮舞”,始于隋唐时期,历经宋元明清,经久不衰,被誉为“华夏一绝”。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天塔狮舞表演由五部分组成,具有惊、险、奇、绝、美的艺术特征。塔台高高耸立,动作大起大落,令人惊叹;表演过程内含科学的力学原理,再加上安全的保护措施,看上去险实则无险;狮子眼、舌、尾活动自如,能做出口吐条幅之类的表演,使人感到稀奇。天塔狮舞在力量中融入技巧,特技中渗透文化,堪称一绝;这种高台表演,空中造型优美,显示出动人的魅力。
    天塔狮舞曾获中国第七届艺术节优秀奖,山西省第一届及第三届广场文化节金奖。传承、保护天塔狮舞,对美学、民俗学及音乐舞蹈史的研究都很重要。  据《临汾非遗名录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