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王隰斌 )4月7日,洪洞侯村娲皇庙景区祭祀娲皇活动虽然已近尾声,但旅客不减,反而陡增,引人注目的硅化树让人大开眼界。
经了解,2016年10月,新疆阜康市泰华煤焦化有限公司李华先生向景区添置了1.5亿年前的“一棵”硅化柏树、两株”硅化红木。硅化柏树高4米、树围220厘米。“两株”硅化红木,一株高达15.5米,树围150厘米;一株高达1.6米,树围220厘米。景区工作人员介绍,硅化柏树、硅化红木,又称石树,产自新疆奇台县,李先生去年深秋将这些石树安放到景区,今年女娲文化节首次与十里八乡的群众见面,引起了轰动,运到此的石树要比标本高许多,特别是硅化柏树经过上亿年的“进化”十分引人注目,游客忍不住抚摸、观赏、研究。
侯村女娲陵又称娲皇庙,位于洪洞县城东北15公里,居霍山之麓、汾水之滨,相传始建于周朝,具有陵庙合一的特点。2015年专家认定从宋乾德四年直到清末,历朝历代皇帝遣官致祭女娲的正庙,只有洪洞县赵城镇侯村这一娲皇陵庙。此后,这一陵庙引起世人的关注。据《平阳府志》载:唐天宝六年(747年)重修,唐以后历代屡有修葺。女娲陵原规模宏大,建筑风格极具皇家气派,有正、副二陵,二者相距49步。正陵与副陵高四五米、周长达四五十米。俯瞰二陵,阴阳分明,形似太极图。陵前古柏108棵,树粗八九人合围。当这些景观只能成为记忆时,现在硅化石为娲皇庙增添了色彩。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