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在7月16日山西省科技创新推进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山西省一些地方有的领导干部“习惯”在住地办公,不到办公室办公。他要求“从今天开始,全省各级领导干部一律到办公室去办公”。(7月20日《山西日报》)一时间,一律到办公室去办公”被媒体提炼出来,引发舆论的关注。
办公室,顾名思义是办公的地方。一些领导干部喜欢在酒店、家中“上班”便很不正常。不到办公室办公,当事领导干部是随意了不少,自由了许多,但群众办事势必就会多跑冤枉路。人难找、事难办,如何奢谈为群众办事?领导干部身居单位要职,经常不按时上班,晚来早走,或者半天上班、半天休息”,所谓上行下效,一般工作人员怎不会精神涣散、作风懈怠、萎靡不振呢?不到办公室办公,少了监督的环境,就会多了利欲诱惑的趁虚而入。权钱、权色交易便利了,腐败也就更容易滋生。
“一律到办公室去办公”,警示也好,勒令也罢,言在使领导干部尽早“收身”,深意却在“收心”。领导干部“回归”办公室办公,群众办事有了可寻之地,心气儿顺了,抱怨牢骚才会少;一般工作人员有了约束,种种不良风气才会收敛。对于领导干部个人而言,置身众目睽睽的监督之下,自会多些对“开小差”的顾忌。当然,一道窄窄的办公室门远不能真正阻断银弹、肉弹之类的诱惑,领导干部唯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拒腐防变的决心,才能真正将之拒于“门外”。倘若身居“门内”的人心不在焉,乃至心猿意马,既对整个单位作风改变无益,也会使自己坠入万丈深渊,从此万劫不复。
“收心”是应有之意。“一律到办公室去办公”,是不是意味着领导干部今后就可以不去田间地头,不到基层一线,不现场调研、现场办公了呢?显然这是一种望文生义的曲解,一律到办公室去办公”与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并不悖离。对于党员领导干部,对于每一位人民公仆,无论是人在办公室,还是身在基层一线,同样都需要视群众为亲人,带着真情、饱含热情,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孙宗林)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