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近日,山西省政府与清华大学签署共建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的合作协议。省委书记王儒林、省长李小鹏在太原会见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并共同出席了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关于共建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的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曾经“煤炭黄金十年”让山西的经济发展迎来一段时期的火热繁荣。而当我国经济持续下行、煤炭行业迎来困难的时候,山西GDP增幅出现断崖式下滑,留给我们的只剩下政治、经济、生态、民生等等方面的多重困扰。究其原因,山西始终没有转变“资源型经济”的模式,没有调整“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没有改变“简单粗放”的发展方式。沉醉于“短暂繁荣”之中、没有深刻思考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科技创新更是摆脱资源依赖的迫切需要。
省委书记王儒林来晋不久,亲自主持召开5次煤炭专题座谈会,连续8天重点调研煤炭产业,提出了“六型转变”革命兴煤的重大决断。省长李小鹏深入一线,了解企业困难,帮助企业增效减负,筹划产业脱困之路。今年1月,我省《关于深化煤炭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7月16日,全省科技创新推进大会在太原召开;7月23日,总投资近16亿元的山西科技创新综合平台项目的奠基开工……一系列打基础、筑基石的举措正逐项实施。诸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手笔背后,我们看到了省委省政府“前人栽树,后人摘果”的奉献精神,感受到了党员干部久久为功、不计一时得失的信心决心。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事实上,新中国成立以来,铸就了“执政为民、尊重科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右玉精神”的右玉县历届县委、县政府,正是本着这样的政绩观,始终一个心思,一种干劲,换班子不换方向,换领导不换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硬是把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创造出了黄土高原上的生态奇迹。
经济新常态下的山西,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右玉这样“看不见”的政绩观,把思想从资源依赖、审批思维、封闭保守、消极畏难中解放出来,增强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履职尽责、为官有为,加快实现我省发展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的重大转变,让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在重重困难中奋力前行。
晋风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