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7月7日,本网刊登了《蝴蝶谷之殇到底是何人所伤》一文,现在距报道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蝴蝶谷现状如何呢?记者进行了追踪报道。然而,记者回访后发现情况并没有大的改观。(本网8月21日03版)
蝴蝶谷,一个充满了奇妙想象的名字,一个以珍稀动植物为特色的省级自然保护区,然而由于管理不到位,“河谷里仍有着各种各样的垃圾,有烟壳、烟蒂、果皮、酒瓶、塑料瓶、塑料袋、饮料盒、易拉罐,还有吃剩的方便面、烤肉等等,令人闹心。甚至在上山的路两边也散落着垃圾。在河谷里浓烟滚滚,烟味混合着肉味飘出山谷,同样也无人问津。”据记者了解,该自然保护区位于霍山境内,于2002年被省政府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而该保护区正是以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金钱豹、褐马鸡、麝等,核桃楸、水曲柳等珍稀植物,名贵中药材、人工针叶林、天然灌木林及汾河支流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
正因为资源珍稀,才设立了保护区。但是,随着近年来不断攀升的旅游热潮,很多游客来到这里,之后环境开始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记者的报道来看,此地并没有进行专门的旅游开发,但挡不住市民探幽的热情。
这也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蝴蝶谷保护区谁来管理?谁来保护?根据《管理条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本行政区域内各类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其主管的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进行监督检查。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自然保护区内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自然保护区的具体管理工作。
很明显,无论是霍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还是当地的环保、林业等政府职能部门都应该加强对蝴蝶谷的管理,设立专人管理机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力度。这不仅仅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实现自然保护区的基本职能,同时,也是让游客畅游自然保护区的有效途径。
自然保护区是我们的珍稀资源,是我们的美丽家园,我们每一个市民都应该树立人人参与、人人爱护的观念,从我做起,做文明游客;从小事做起,做环保使者,自觉抵制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让自然保护区真正得到保护,让生态家园更加美好!(梁新红)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