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网评:构筑生态高地建设美丽临汾

2016-02-16 09:48:0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构筑生态高地建设美丽临汾

---十论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这些年,我们始终把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2015年,我们全力实施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项目,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全市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3.8万辆,市区新增供热面积60.6万平方米,完成煤改气锅炉56台,更换环保炉5679台,累计改造天然气10.4万户。特别是,我市新购纯电动公交车223辆,建设了7座公交快速充电站,实现了市区主干线纯电动公交车全覆盖……

  但也要看到,我市生态环境仍很脆弱,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今年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环境质量新提升”,以“构筑生态高地、建设美丽临汾”为目标,全面实施“生态立市、绿色崛起”战略,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快建设美丽临汾。

  构筑生态高地、建设美丽临汾,就要在全面加强环保工作上下工夫。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的目标,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增加生态文明建设在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实行最严格的环保政策,强化全市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常态化,实施60个重点污染减排和环境保护示范项目。在大气污染防治上,要贯彻落实好新《环保法》、新《大气法》,建立完善应对雾霾重污染天气长效机制,落实好与省环保厅的合作协议,实施“一城三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推进平川7县(市、区)一体化治理机制。要加强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加强焦化、钢铁、电力等企业对标升级改造,推进市区155平方公里污染企业退城入园。要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电动汽车推广和应用政策,加快公交车辆更新步伐,全市力争新增更新城市公交车250辆,其中市区新增更新纯电动公交200辆,实现市区公交电动化全覆盖;要加快公共自行车项目建设,在市区投放公共自行车5055辆,建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点183个。要加强市区“城中村”煤烟污染治理和清洁能源替代工作,推进“一城三区”8000台燃煤小锅炉(含居民取暖炉)整治工作。要推进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扬尘整治等工作,突出对新开工建筑施工工地的管理;突出建筑物拆迁过程扬尘的治理;突出渣土车辆及混凝搅拌车等特殊车辆的管理,确保超额完成大气污染防治五年行动计划年度目标任务,确保市区和各县(市、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在水污染治理上,制定水污染防治计划实施细则,做好汾河生态公园水质治理试点工作,力争汾河国控断面达到地表水V类水体标准,汾河出境断面主要污染物(COD、氨氮)浓度较入境断面下降10%以上。同时,抓好重点河流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各县(市、区)重点河流跨界断面主要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在土壤污染防治上,要认真落实国家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加大力度,抓好不同类别的土壤污染治理试点工作,严防土壤污染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构筑生态高地、建设美丽临汾,就要在加大节能减排工作上加大力度。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合理分解落实目标和任务。扎实开展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效对标活动,有效控制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碳排放。坚持公交优先,推动交通节能;加大公共机构节能,推广绿色建筑。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创建工作,推动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特别是要认真实施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项目,确保完成年度任务。

  构筑生态高地、建设美丽临汾,就要继续推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按照“三加三不减”的要求,大力开展造林绿化,深入实施林业“五大工程”,重点抓好吕梁山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霍永高速通道绿化等造林绿化工程,完成营造林30万亩以上。全力建设“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太行山水源涵养、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湿地植被恢复”三大生态屏障,加快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步伐,持续推进西山七县主体功能区项目,全面推进采煤沉陷区、采空区、水土流失区、煤矸石山的生态环境治理修复重点工程,推进吉县、大宁、隰县、永和、蒲县、乡宁、洪洞、翼城8个县地质灾害详查治理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绿色化”理念,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做到信心不减、力度不减、投入不减,用生态“底色”描绘临汾发展“绿色”。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