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翼城县中卫乡吴寨村,提起贤惠能干的乔宝玉,大家都不由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一直被誉为“好媳妇”,在全家人的眼里,她更是不可或缺的“顶梁柱”。多年来,乔宝玉以她的孝心、慈爱和宽容,无微不至照顾一家人生活起居,让很多人都发自内心的感动和赞叹。而面对笔者,乔宝玉却说:“这些都是些小事。”2009年,22岁的乔宝玉带着女孩的纯真步入了婚姻殿堂,由于丈夫常年外出打工,家庭的重担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她默默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
2011年9月,乔宝玉婆婆突患肝硬化,她为了让婆婆早日康复,无论多忙多累,她每天为婆婆喂水喂饭,洗洗刷刷。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乔宝玉却是久病床前的孝媳,住院期间,洗衣喂饭、端屎端尿、洗脸擦身、换衣喂药,是她每天生活的全部,但她精心伺候,从不厌烦。乔宝玉婆婆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宝玉待我比亲妈还亲。”2013年5月,乔宝玉婆婆带着满足安详地离开了人世,照顾家人的重担就落在了乔宝玉一个人的身上。
每天乔宝玉公公下地干活回到家,她总能第一时间把饭菜盛好端给公公,一天三顿,一年365天,这已成了雷打不动的规矩。公公晚饭不喜欢吃干食,她每天晚上都要给公公想着法的准备带汤的晚饭;小叔子患有心脏病,居住的地方潮,她就和丈夫合计后把家里向阳的房子重新装修,让给小叔子住;儿子在村里上幼儿园,她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子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儿子。在她的影响下,儿子小小年纪就充满孝心、爱心、上进心。
生活中这样的细节还很多,不少人问乔宝玉,你为什么这样孝敬父母?她总是坚定地说:“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晚辈应当照顾好老人,心里才觉得踏实些,好受些”。乔宝玉质朴的话语,饱含了浓浓深情。
乔宝玉不但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对待邻里也没商量。在邻居们眼中,她是一位热心肠和闲不住的人,街坊邻居家里的大事小情,帮助邻里买菜、打扫卫生、担水,都离不开她的身影,“这孩子一天到晚都在忙,伺候老的照顾小的,做饭、洗衣服,这些活儿都是她一个人干。”一位上年纪的街坊说道,每天早上,乔宝玉便提着篮子去买菜,她买菜的时候总是习惯性的问问街坊邻居需要什么菜给捎回来。
乔宝玉不仅是个众人皆知的好媳妇,而且对街坊邻居也是热情相助。住在她家前院的杨翠英老人说:“有一次下地干活回家准备做饭,家里停了电,没法做饭,宝玉知道此事后,就赶忙回家给我煮了一碗汤面,还特意荷包了两个鸡蛋送给我吃。”老人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农闲时节,村里的老人们凑在一起,便会谈谈家长里短,说说家里家外,儿女孝顺父母,儿媳孝顺公婆这样的话题,是老人们永恒的话题。面对别人的称赞,乔宝玉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知道她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通讯员 李成健
编后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晚辈应当照顾好老人,心里才觉得踏实些、好受些”、“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这些都是些小事。”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乔宝玉用最真实的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不仅深深地感动了身边的人,更像一个催化剂使家庭和睦、邻里融洽。
人生在世,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人类最朴素、最基本的情感,也是人最容易遗忘和忽略的环节。孝敬父母的先进人物事迹总是会感动很多人,当我们感动过后,最应该进行的是效仿先进人物,学习先进人物,用我们最真诚的行动去孝敬自己的父母,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
责任编辑:秦芳媛